[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离心式去除披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4812.1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9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国;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泰丰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1/02 | 分类号: | B24B31/02;B24B3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冯建华;彭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离心 去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化离心式去除披锋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电机支架、设置于电机支架上的电机、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滚筒、以及设置于外壳底部的集渣槽,电机驱动滚筒进行旋转,滚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孔栅。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滚筒,使得工件跟随滚筒进行旋转,从而通过离心力将工件上的披锋毛刺甩出,并落入底部的集渣槽中,实现压铸工件或注塑工件的披锋去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满足自动化生产加工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离心式去除披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大多数工件均采用压铸模具或注塑模具制成,工件制造完成后,往往附带有披锋(即飞边、毛刺或溢边等),如果不将披锋去除,将会影响工件后续的加工处理,例如,会影响工件后续的电镀、喷漆等作业。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利用工作人员手持锉刀手动将工件上的披锋去除,工作效率极其低下,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离心式去除披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自动化离心式去除披锋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机支架、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架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滚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底部的集渣槽,所述电机驱动滚筒进行旋转,所述滚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孔栅。
进一步地,所述集渣槽的结构为抽屉式,所述外壳对应集渣槽设置有进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导轨,所述集渣槽架设于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罩设于滚筒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若干缓冲块。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滚筒,使得工件跟随滚筒进行旋转,从而通过离心力将工件上的披锋毛刺甩出,并落入底部的集渣槽中,实现压铸工件或注塑工件的披锋去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满足自动化生产加工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离心式去除披锋装置,包括:外壳1、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的电机支架11、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架11上的电机2、与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的滚筒3、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1底部的集渣槽4,所述电机2驱动滚筒3进行旋转,所述滚筒3的筒壁上设置有孔栅31。工作时,将需要去除披锋毛刺的工件放置在滚筒3中,然后启动电机2,使滚筒3在电机2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滚筒3内的工件随着滚筒3进行旋转。因为披锋毛刺的质量较轻,且与工件的连接处较为薄弱,当工件随着滚筒3进行转动时,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会使得披锋毛刺从工件上脱离,从而达到去除披锋毛刺的效果。在滚筒3的转动下,脱离下的披锋毛刺通过孔栅31甩出滚筒,并最终落入集渣槽4中。
所述集渣槽4的结构为抽屉式,所述外壳1对应集渣槽4设置有进出口。通过进出口将集渣槽4抽出,从而便于清理集渣槽4中积攒的披锋毛刺的碎屑。
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导轨,所述集渣槽4架设于导轨上,便于将集渣槽4从外壳内抽出,提高便利程度。
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上盖12,所述上盖12罩设于滚筒3上方。当滚筒3在电机2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时,通过盖合上盖12,防止工件从滚筒3上方飞出伤人或损害周围的物品。
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若干缓冲块13,从而有效减缓滚筒3旋转时产生的振动,降低因振动产生的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泰丰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泰丰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4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