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隔离式的灯管控制电路及防水灯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4919.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4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烁达德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6 | 分类号: | H05B45/36;H05B47/16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灯管 控制电路 防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非隔离式的灯管控制电路及防水灯管,包括交流输入模块、非隔离变压模块、升降压调节模块及整流输出模块,所述交流输入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的交流电电连接,所述交流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非隔离变压模块和升降压调节模块电连接,非隔离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升降压调节模块电连接,降压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外部的LED灯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非隔离变压模块和升降压调节模块,将隔离的变压器变为了非隔离的变压器,使得整体电路结构较小,并且能够高效输出高电压;而且通过设置电流检测单元和补偿单元,能够实现电流检测和补偿及提高电路工作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的电路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隔离式的灯管控制电路及防水灯管。
背景技术
灯管又称LED日光灯,是传统荧光灯管的替代品,相比于荧光灯,其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而且,LED日光灯的尺寸、安装方式与传统的荧光灯管并无差别,其最重要的区别在于LED日光灯的发光原是采用LED半导体芯片进行发光的,其发光的功率在90lm/W~200lm/W之间。
然而,现有的灯管中更多的是采用隔离式的电源控制电路,隔离式的电路结构体积较大,而且也无法高效地输出高电压;另外,现有的电源控制电路无法进行电流检测和补偿,因此,使得电路工作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整体电路结构较小、能高效输出高电压、能实现电流检测和补偿及提高电路工作稳定性的非隔离式的灯管控制电路及防水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非隔离式的灯管控制电路,包括:交流输入模块、非隔离变压模块、升降压调节模块及整流输出模块,所述交流输入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外部的交流电电连接,所述交流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非隔离变压模块和所述升降压调节模块电连接,所述非隔离变压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升降压调节模块电连接,所述降压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外部的LED灯组;
所述非隔离变压模块包括π型滤波单元、整流滤波单元及变压器,所述π型滤波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π型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压调节模块电连接;
所述升降压调节模块包括启动单元、补偿单元、控制单元及电流检测单元,所述启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启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分别与所述补偿单元和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π型滤波单元包括电感L7、电容C2、电容C5和电容C16,所述电感L7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入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感L7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电感L7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和所述电容C16的一端均与所述电感L7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5和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同时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滤波单元包括二极管D2、电阻R12及并联电容,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经所述电阻R12后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并联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2电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的第二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并联电容包括电容C13、电容C12和电容C6,所述电容C13、所述电容C12和所述电容C6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2和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共同与所述电阻R12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烁达德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烁达德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4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提示系统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动车轮组组装用的夹紧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