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半自动包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4975.X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25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高微微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半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半自动包胶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包括用于取料/上料的放料机构、用于对放料机构上的电池进行夹持转动的夹持旋转机构、用于对转动电池进行包胶的包胶机构,所述夹持旋转机构的夹持端设置于放料机构的放料端,所述夹持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用于转动电池的电机转动组件和用于夹持电池的电池夹持组件,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固定于机架上,电机转动组件固定于第一支撑板上,电池夹持组件固定于第二支撑板上,电机转动组件的转动端与电池夹持组件的夹持端形成的空间用于夹持转动电池;采用本装置节省了人力投入和经济投入,提高了锂电池的包胶质量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半自动包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今天,锂电池是最主要的元件,在电池组装成模组之前,为了防止锂电池壳体之间直接接触造成短路,需要在锂电池表面覆一层绝缘胶带,现主要的电池包胶方式有两种:一是员工手动包胶,二是自动化设备全自动包胶,随着人员工资的不断上涨,人工操作的效率低和不稳定性,包胶后的电池对后期的自动焊接带来较大的困难,自动化设备成本较高,且占地面积较大,故障率也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电池半自动包胶装置,节省了人力投入和经济投入,提高了锂电池的包胶质量和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半自动包胶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包括用于取料/上料的放料机构、用于对放料机构上的电池进行夹持转动的夹持旋转机构、用于对转动电池进行包胶的包胶机构,所述夹持旋转机构的夹持端设置于放料机构的放料端。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用于转动电池的电机转动组件和用于夹持电池的电池夹持组件,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固定于机架上,电机转动组件固定于第一支撑板上,电池夹持组件固定于第二支撑板上,电机转动组件的转动端与电池夹持组件的夹持端形成的空间用于夹持转动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转动轴和第一限位板,转动电机固定于第一支撑板上,转动轴的一端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与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夹持组件包括顶料气缸、顶料杆和第二限位板,顶料气缸固定于第二支撑板上,顶料杆的一端与顶料气缸的伸缩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板与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
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对侧面上均开设有凹槽,电池的两端分别插入两凹槽中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包胶机构包括供胶机构和切刀机构,所述供胶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板、供胶辊、胶带过辊、压胶辊、挡胶板、压胶辊安装板和用于驱动压胶辊安装板上下运动的压胶气缸;胶带过辊固定于第三支撑板上,压胶气缸的伸缩端与压胶辊安装板固定连接,压胶辊的两端分别与压胶辊安装板转动连接,第三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供胶辊与第三支撑板转动连接,挡胶板固定于压胶辊安装板上,挡胶板与压胶辊形成的空间用于穿过胶带;供胶辊上的胶带通过胶带过辊)进入挡胶板)与压胶辊之间的空间,从挡胶板的相对侧穿出与夹持旋转机构上的电池贴附。
进一步地,所述切刀机构包括切刀、切刀轴和固定于第三支撑板上的切刀气缸,切刀轴的一端与压胶辊安装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切刀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切刀沿切刀轴方向固定,切刀与压胶辊间隔设定距离贴附。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上还固定有张紧气缸,张紧气缸的伸长端与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滑轨组件,滑轨组件的滑轨固定于第二支撑板上、滑块固定于第三支撑板上;滑轨组件的滑轨伸长方向与张紧气缸的伸缩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和放料板,升降气缸的固定端固定于机架上、伸缩端与放料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4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板与背板的连接结构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前移式AGV叉车门架系统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