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7080.1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2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税小波;马祖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A61F15/00;A61F15/02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辉雪瑛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科 创伤 止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杆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正方形设置,所述主杆上套设有绷带卷,所述主杆上通过连接螺栓安装有移动板,所述固定板以及移动板分别位于绷带卷两端,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卡槽,且卡槽内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卡接有胶棒,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切割刀。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绷带的切断操作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实现,操作方式更为简便,并可节约出拿取其他工具所需的时间,且绷带在病人创伤处的固定操作相较打结固定的方式所需时间更短,整体包扎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急诊科是医院中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在急诊科值班的医生往往都需具有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迅速诊断病因以及进行紧急救治。
部分来到急诊科的病人往往需进行创伤止血操作,常规的操作为医生先对病人创伤处进行消毒,随后使用医用纱布或绷带等对创伤处进行包扎。
由于急诊科随时可能有新的病人需接受紧急处理,因此创伤止血操作速度需相应加快,但在使用绷带对病人创伤处进行缠绕后,医生还需使用剪刀等工具将绷带剪断,操作较为不便,且现有的绷带固定方式为使用两端打结进行操作,该步骤仍需一定时间,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杆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正方形设置,所述主杆上套设有绷带卷,所述主杆上通过连接螺栓安装有移动板,所述固定板以及移动板分别位于绷带卷两端,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卡槽,且卡槽内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卡接有胶棒,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切割刀。
在上述的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中,所述连接螺栓远离主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
在上述的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中,所述卡槽上固定安装有磁条,所述安装板靠近卡槽的一端也固定安装有磁条。
在上述的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中,所述主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
在上述的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中,所述主杆上固定套设有防滑套,且防滑套位于限位板与固定板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中,所述固定板以及移动板的边角处均为弧形设置,且固定板以及移动板上均固定套设有硅胶垫。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绷带的切断操作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实现,操作方式更为简便,并可节约出拿取其他工具所需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整体创伤止血操作的工作效率。
2:通过胶棒的设计,可在使用绷带在病人创伤处缠绕一定周数后,使绷带后端部分沾附一定量的胶水,随后将该部分绷带翻转180°并粘贴在缠绕的绷带上即可完成绷带在病人创伤处的固定操作,相较打结固定的方式所需时间更短,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3:固定板以及移动板边角处的弧形设置好处在于,可降低因固定板与移动板边角处较为突出导致其与病人创伤处接触时增加病人痛苦程度的可能,硅胶垫设计的好处在于,可进一步降低因固定板以及移动板与病人创伤处接触对病人造成的痛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绷带的切断操作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实现,操作方式更为简便,并可节约出拿取其他工具所需的时间,且绷带在病人创伤处的固定操作相较打结固定的方式所需时间更短,整体包扎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7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