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膨胀钢管扩体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7361.7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6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周国伟;顾然;吴斌华;黎寒冰;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院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E02D5/72;E02D5/48;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 钢管 扩体桩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膨胀钢管扩体桩,主要包括:钢管,在所述钢管的底部设置有伞状的桩尖,所述桩尖包括多根一端连接于钢管底部的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与钢管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转轴,实现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二转轴处设置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转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目前预制桩桩基工程中遇到承载力不足情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膨胀钢管扩体桩。
背景技术
桩基础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深基础形式,主要分为钢筋混凝土桩和钢管桩,钢筋混凝土桩主要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目前,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开发进度越来越快,桩基施工周期也被一压再压,这就使得在同等条件下,工程桩多数选择预制管桩或方桩,主要原因是预制桩具有质量稳定可靠、造价较低、工期短、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而灌注桩施工工艺较为复杂,且可靠性不如预制桩。
预制桩施工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一、由于地勘报告只是间接性的选孔,无法显示土体的全部情况,可能存在某些场地部位的桩基参数过高,若设计单位以此参数进行桩基设计容易造成单桩承载力不足;
二、持力层起伏较大,由于勘察手段不合理或取样间距过大,对持力层的起伏未查清,因此虽然设计要求采取双控,但施工单位很难把握,往往控制设计深度到了,而锤击贯入度或油压值达不到,导致单桩承载力不足,或锤击贯入度或油压值达到了,而设计深度不到;
三、布桩过多过密,压桩速率太快,施工顺序不当,加剧了挤土效应,造成了严重的浮桩现象,开挖后还会出现较多桩被挤偏等问题,这些对桩基承载力影响非常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目前工程上主要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加大人工、机械设备等投入,扩大勘察范围与密度;
2、控制施工速度与施工顺序,减少挤土效应的影响;
3、对浮桩采取复压,对斜桩采取机械纠偏等措施;
4、采取补桩措施。
目前常规处理措施存在以下问题:
1、加大勘察投入力度,会导致项目前期的投入提高,且勘察时间会增长,影响工程进度;
2、在工期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要求放慢压桩速率容易延误工期,工期成本较高;
3、采取复压、纠偏等机械措施,效果不显著,实际施工结果难以达到原先设计标准;
4、采取补桩措施,预制桩补桩施工困难,且造价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膨胀钢管扩体桩,能够解决目前预制桩桩基工程中遇到承载力不足情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种膨胀钢管扩体桩,主要包括:钢管,在所述钢管的底部设置有伞状的桩尖,所述桩尖包括多根一端连接于钢管底部的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与钢管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三转轴,实现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二转轴处设置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转轴。
优选地,在所述钢管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阻尼钢片。
优选地,所述阻尼钢片与钢管外侧壁之间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阻尼钢片的下端固定连接于钢管外侧壁,上部通过弹簧连接于钢管外侧壁。
优选地,所述阻尼钢片的下端与钢管外侧壁之间焊接连接。
优选地,在钢管内设置有伞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院营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建院营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73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临时休息装置
- 下一篇:应用于节能建筑的外墙保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