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旋流曝气的曝气池和用于曝气池的空气扩散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8004.2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8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艾军;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邦帅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旋流曝气 曝气池 用于 空气 扩散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旋流曝气的曝气池和用于曝气池的空气扩散器系统,所述曝气池包括曝气区域和非曝气区域,所述曝气区域的池底设置有空气扩散器,以在曝气区域和非曝气区域之间形成旋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旋流曝气的曝气池和用于曝气池的空气扩散器系统。
背景技术
硫化物是工业废水的常见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的工业废水不适宜直接进入生化处理系统,需要经过脱硫降低硫化物含量再进入后续生化处理系统。同时为使生化进水负荷和浓度相对稳定,需要在进生化处理系统前进行调节和均质。通常脱硫和调节均质均采用压缩空气在一个单元内完成。常用的方式一般为:在废水池底部均匀铺满空气扩散器,用鼓风机将压缩空气送入池底空气扩散器,通过在全池底均匀曝气,使氧气部分转移到水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硫化物氧化成亚硫酸盐,同时达到脱硫和搅拌效果。
常用的曝气脱硫方式,考虑到在曝气氧化脱硫的同时,对废水进行搅拌以防止沉淀,以避免在池底沉积污泥,造成管道堵塞并降低有效池容,因此通常在水池底部均匀满铺空气扩散器。对于硫化物浓度较高的废水采用较高的曝气强度进行充氧脱硫(一般6-8Nm3/m3污水),而且这种搅拌及方式仅依靠气体喷射造成的垂直扰动,单位面积需要的搅拌风量大,一般为4-6Nm3/m2/h,这种方法存在如下明显的缺点:
1、为使废水搅拌充分,曝气量高,导致风机选型较大,曝气管道规格较大,成本高;
2、由于采用池底均匀满铺空气扩散器,因此空气扩散器数量多,成本较高;
3、对于低溶解氧需要的废水,空气主要用于搅拌作用,实际上氧气的利用率较低。
4、过量曝气的同时,会将部分溶解性生物需氧量(BOD)吹脱,导致碳源下降,对于后续有反硝化脱氮需求的生化处理系统,容易造成碳源不足的情况。
因此,传统方法用于对炼油废水进行脱硫的搅拌及曝气时能耗较高,造成一次性投资及运行费用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旋流曝气的曝气池,包括曝气区域和非曝气区域,所述曝气区域的池底设置有空气扩散器,以在曝气区域和非曝气区域之间形成旋流。
优选地,所述曝气区域沿池底的长度基于非曝气区域沿池底的长度和空气扩散器与液面之间的液位高度而确定。
优选地,当非曝气区域沿池底的长度小于液位高度时,曝气区域沿池底的长度不小于非曝气区域沿池底的长度。
优选地,当非曝气区域沿池度的长度大于液位高度时,曝气区域沿池底的长度不小于液位高度。
优选地,所述曝气区域位于曝气池的中间,两个非曝气区域位于曝气区域两侧,从而在曝气区域两侧形成沿不同方向的两个旋流。
优选地,所述非曝气区域和所述曝气区域并排设置,从而仅形成一个旋流。
优选地,形成的旋流的圆周截面垂直于曝气池内污水的流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曝气池的空气扩散器系统,其仅布置在曝气池的曝气区域,使得在曝气区域和非曝气区域之间形成旋流。
优选地,所述空气扩散器系统设置在所述曝气区域内的长度基于非曝气区域沿池底的长度和空气扩散器系统与液面之间的液位高度而确定。
优选地,当非曝气区域沿池底的长度小于液位高度时,空气扩散器系统设置在所述曝气区域内的长度不小于非曝气区域沿池底的长度。
优选地,当非曝气区域沿池度的长度大于液位高度时,空气扩散器系统设置在所述曝气区域内的长度不小于液位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8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