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速凝炉水冷铜辊用在线自动打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8351.5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8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远;高万宝;王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吉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7 | 分类号: | B24B5/37;B24B5/35;B24B41/04;B24B47/12;B24B47/20;B24B5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66 | 代理人: | 白海燕 |
地址: | 102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速 水冷 铜辊用 在线 自动 打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真空速凝炉水冷铜辊用在线自动打磨机,设置了横向移动机构、纵向伸缩机构和旋转机构;横向移动机构设置一可移动的滑块,滑块上连接纵向伸缩机构;纵向伸缩机构设置一可移动的伸缩座,伸缩座上安装打磨机身;旋转机构安装在打磨机身上,旋转机构驱动连接打磨头,打磨头末端安装打磨片。通过该结构,利用真空速凝炉中水冷铜辊的自转特点,可以实现对水冷铜辊的在线打磨,打磨表面粗糙度均匀,且切削量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打磨机,特别适用于真空速凝炉水冷铜辊的在线自动打磨。
背景技术
真空速凝炉(又名甩带炉),如图1所示,是利用真空感应熔炼的方法,把坩埚1封闭在真空室中,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涡流热做热源,在真空或惰性气体状态下把合金原料进行脱气、调质、合成、融化并通过坩埚倾倒系统(中间包)浇铸,然后快速冷却成型的设备。
真空速凝炉已成为钕铁硼合金薄片的生产专用熔炼设备,在真空速凝炉中,合金液经过中间包倾倒在水冷铜辊2上急速凝固,然后在水冷托盘3上进行慢速降温,把合金变成50℃左右,且大小薄厚均匀的合金薄片。真空速凝炉在钕铁硼磁材的生产中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可有效地抑制合金薄片组织中ɑ-Fe的生成和细化晶粒组织。
而水冷铜辊2则是真空速凝炉的关键部件,对产品金相组织的优劣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每次浇铸铜辊都会受高温热的作用(约1450度的钢液浇铸在上面),当铜辊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表面微裂和热氧化层,铜辊表面产生的微裂和热氧化层会使得钕铁硼速凝合金薄片的质量出现问题,冷却不充分,冷却梯度不够,产品厚度和金相组织不良。目前业内通用的铜辊处理方式是每炉次人工手持砂纸或手持砂带机打磨,上述两种方法的弊端在于:(1)人工打磨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无论手持砂纸还是手持砂带机,都需要人手的控制,想得到铜辊打磨后较好的、均一的、光泽的铜辊表面,控制起来较难,由于钕铁硼薄带生产都是一天24小时作业,在中班和夜班如果缺乏人员监督,铜辊的打磨质量就难以保证,从而影响生产效率;(2)如果铜辊长时间经人工打磨,往往会使得铜辊的端面跳动度出现问题,铜辊有的地方由于长期用力略薄一些,有的地方略厚一些,铜辊的微观状态就是表面高低起伏,使得浇铸出来的薄带厚度不均匀,从而造成金相组织不良甚至在浇铸过程中还会产生漏液停浇,极大的影响产品合格率;(3)由于所述(2)的情况,铜辊表面高低起伏,当铜辊使用500炉左右需要车削时,由于车削要求保证一定的小于20丝的铜辊端面跳动度,所以往往需要车削下来的厚度会较多,这极大的制约铜辊的使用寿命,往往车削两次左右,铜辊使用1200炉左右铜辊就报废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总结了上述目前铜辊通用清理方法的利弊,提出了一种真空速凝炉水冷铜辊用在线自动打磨机,利用水冷铜辊自身单轴自转的特点,将打磨机置于旁边完成在线自动打磨。这种打磨机结构相对简单,重量较轻,节省人工,保证打磨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速凝炉水冷铜辊用在线自动打磨机,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伸缩机构和旋转机构;
所述横向移动机构设置一可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连接纵向伸缩机构;
所述纵向伸缩机构设置一可移动的伸缩座,所述伸缩座上安装打磨机身;
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打磨机身上,所述旋转机构驱动连接打磨头,所述打磨头末端安装打磨片。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移动机构设置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一丝杠滑轨,所述丝杠滑轨上套设所述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伸缩机构设置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连接座和伸缩座上共同穿设导向杆和丝杠手轮,所述导向杆与连接座为固定连接,所述丝杠手轮与连接座为光孔连接,所述导向杆与伸缩座为光孔连接,所述丝杠手轮与伸缩座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通过阻尼转轴与所述滑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了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转轴驱动连接打磨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吉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吉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83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钮扣紧的缸头面盖
- 下一篇:一种高压稳压缸活塞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