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大气泡脉冲曝气的浸没式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8666.X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5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陈亦力;韩兴亮;孟繁龙;刘孟然;宋冠军;曹敬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B01D61/14;B01D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刘源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气泡 脉冲 浸没 组件 | ||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大气泡脉冲曝气的浸没式膜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和膜元件,该底座通过上封盖与膜元件的膜丝座相连,浸没式膜组件还具有曝气结构,该曝气结构能够实现大气泡脉冲曝气,在曝气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瞬时曝气强度,克服发散问题,另外膜丝为带衬膜丝,膜丝强度更有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浸没式膜组件,还具有如下优点:利用现有带衬超滤膜丝,保证膜丝强度的基础上,对浸没式超滤的曝气方式进行优化,采用大气泡脉冲曝气,在曝气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瞬时曝气强度,避免了之前均化盘或布气盘布气后形成小气泡曝气易发散问题,并且与膜元件适配易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大气泡脉冲曝气的浸没式膜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大气泡脉冲曝气更多应用于MBR组器上,通过槽式曝气附加的物理结构实现脉冲曝气,即在曝气槽内形成一个缓冲空间,当缓冲空间内蓄积满气体到排气口瞬时释放,不断重复,实现大气泡脉冲曝气,节约能耗设计简单降低设备成本。
对于浸没式超滤,整体运行步序,存在气洗、水反洗、气水联合反洗三种清洗方式,进水水质较好,对膜产水率要求较高,但清洗时间都相对较短,仅有几分钟,所以在仅有几分钟内将膜清洗尽可能干净并不容易,也会导致胶体及有机物在膜表面的富集,所以对于曝气方式也应有一定要求,目前采用均化盘或布气盘形式的常规曝气还是需要优化。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CN101036858A公开了一种带孔外压膜组件,带孔外压膜元件,外压式超滤外壳打孔使用于浸没式环境,保护膜丝,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其实对于另外一个作用并未明确说明,对于气洗或气水联合反洗过程中,能起到聚气的作用,曝气向上过程不容易发散,但瞬时强度并未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大气泡脉冲曝气的浸没式膜组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大气泡脉冲曝气的浸没式膜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和膜元件,底座具有上封盖,膜元件包括膜丝座,底座通过上封盖与膜元件的膜丝座相连接,浸没式膜组件还具有曝气结构;曝气结构包括:
排气管,位于上封盖内并沿上封盖竖向延伸;集气罩,位于底座内,包覆排气管并与排气管具有间隙,并通过设置支撑脚与上封盖固定连接;多个布气孔,位于膜丝座内,沿膜丝座轴向延伸并且环绕排气管布置,布气孔顶端贯通膜元件;多个导气道和排气道,导气道与排气道一一对应卡合,一端连通一个布气孔,另一端连通排气管的顶部。
优选地,浸没式膜组件具有一组或多组曝气结构,多组曝气结构环绕底座轴线布置。
优选地,曝气结构为3组,相互等间距布置;每组曝气结构具有4个呈菱形布置的布气孔。
优选地,底座内还具有3个相互夹角布置的隔板,用于分隔曝气结构,相邻隔板的夹角相等。
优选地,浸没式膜组件具有一组曝气结构,该曝气结构具有6个等间距地环绕底座轴线布置的布气孔。
优选地,导气道为凹槽结构,位于膜丝座的底面,导气道与膜丝座通过注胶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地,底座和膜元件整体呈柱型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卡箍,该卡箍紧密加持底座和膜元件相互连接的区域。
优选地,布气孔的孔径10mm-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86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