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撞梁焊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8692.2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64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戢运福;戢运宏;张学清;李河湖;闫根生;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雄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撞梁 焊接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梁焊接夹具,包括固定架,右旋蜗杆,同步轴,左旋蜗杆,右旋蜗轮,左旋蜗轮,安装卡板;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件;所述右旋蜗杆的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上表面右侧;所述同步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上表面;所述左旋蜗杆的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上表面;所述右旋蜗轮的轴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上表面;所述安装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焊接台的上表面,可以看出,比现有的防撞梁焊接夹具增加了角度调节以及翻转功能,可以使被焊接面朝上,节省了焊接机器人切换角度对防撞梁焊接的功能,节省了购置高端焊接机器人,大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防撞梁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在当今汽车技术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碰撞安全问题。汽车前防撞梁是一种用于车辆前端的车辆防撞缓冲防护装置,使汽车在收到撞击时具有缓冲能力,保护乘员人身安全,现有的汽车防撞梁在生产加工时,对防撞梁的焊接通常采用焊接机器人自动焊接,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有的比如专利号为CN201621387381.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分段式汽车前防撞梁及使用该防撞梁的汽车,其基本描述为:该装置包括中部防撞梁以及位于中部防撞梁两侧的侧部防撞梁,侧部防撞梁包括用于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件,中部防撞梁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骨架相连的吸能盒。
基于上述专利描述,可以看出,类似现有的防撞梁在进行焊接时,有时在防撞梁的侧面需进行焊接,防撞梁在夹具上固定连接,不易调整旋转角度,不易调整防撞梁的侧面朝上,若在车间内安置可多方位调整角度的多功能焊接机器人会提高生产成本,且不利于节省空间。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防撞梁焊接夹具,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撞梁焊接夹具,以解决类似现有的防撞梁在进行焊接时,有时在防撞梁的侧面需进行焊接,防撞梁在夹具上固定连接,不易调整旋转角度,不易调整防撞梁的侧面朝上,若在车间内安置可多方位调整角度的多功能焊接机器人会提高生产成本,且不利于节省空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撞梁焊接夹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防撞梁焊接夹具,包括固定架,右旋蜗杆,同步轴,左旋蜗杆,右旋蜗轮,左旋蜗轮,安装卡板;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件;所述右旋蜗杆的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上表面右侧;所述同步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上表面;所述左旋蜗杆的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上表面;所述右旋蜗轮的轴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上表面,且右旋蜗轮的下方啮合连接右旋蜗杆;所述左旋蜗轮的轴外侧同样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上表面,且左旋蜗轮的下方啮合连接左旋蜗杆;所述安装卡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焊接台的上表面;所述焊接台的左侧固定连接在左旋蜗轮的内侧表面上,且焊接台的右侧固定连接在右旋蜗轮的内侧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右旋蜗杆为旋向时左旋的螺杆,且右旋蜗杆的轴前方固定连接有一处从动齿轮,右旋蜗杆的轴后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右主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轴的右端通过过盈配合连接锥齿轮右从动轮,且同步轴的左端同样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锥齿轮左主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左旋蜗杆为旋向是左旋的螺杆,且左旋蜗杆的后端固定连接锥齿轮结构的左从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台的上表面两侧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处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外侧为L形结构的折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雄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市雄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8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植物药剂提取装置
- 下一篇:新型高温耐腐蚀防粘输送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