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8865.0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6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守敏;盛刚;姜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鑫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06;E02B3/12;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 代理人: | 陈千楷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生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涉及水利工程生态墙技术领域,包括防浪面板,所述防浪面板内部一侧中间设置有贯穿的增压槽,且防浪面板远离增压槽一侧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扩散喷口,所述防浪面板靠近扩散喷口的一侧设置有与扩散喷口配合的生态种植框。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浪面板对水利围堰及边缘进行保护的同时,通过增压槽将水浪的冲击力进行凝聚,再通过扩散喷口将凝聚增压的水流扩散喷射出去,从而使生态墙与水利工程环境结合,利用水利环境的潮汐对作物进行自动的浇水功能;且通过排水盲管对降水等多出的水分进行集中的回收及引流,充分的使水利工程环境特点与生态墙进行结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生态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背景技术
所谓生态墙,就是用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来点缀墙,这种生长着的墙叫做生态墙,目前欧美、日本及加拿大均有大量运用,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不少展馆承接了这一创意,做成了生态墙,尤其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东西立面上,由红叶石楠、常绿六道木、亮绿忍冬等绿色植物构成的全世界最大绿墙,目前全球已实施的最大生态绿墙。
但现有生态墙极少的应用到水利工程环境中,水利工程临水而建,现有水利工程生态墙仅仅是作为装饰,并没有很好地与水利环境进行结合,且生态墙不具备浇水及排水功能,仅能用于装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水利工程生态墙没有与水利环境结合、不具备浇水及排水功能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包括防浪面板,所述防浪面板内部一侧中间设置有贯穿的增压槽,且防浪面板远离增压槽一侧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扩散喷口,所述防浪面板靠近扩散喷口的一侧设置有与扩散喷口配合的生态种植框,且生态种植框底部靠近防浪面板一侧设置有与生态种植框配合的排水盲管。
优选地,所述防浪面板靠近生态种植框一侧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填充有沥青麻绳。
优选地,所述生态种植框底部设置有多组锚杆,且生态种植框底部设置有与排水盲管配合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生态种植框内部中间开设有四组种植槽,且种植槽内填充有培植土。
优选地,所述种植槽内部底端设置有与生态种植框及培植土配合的生态底板,且生态底板呈网孔透水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浪面板对水利围堰及边缘进行保护的同时,通过增压槽将水浪的冲击力进行凝聚,再通过扩散喷口将凝聚增压的水流扩散喷射出去,从而使生态墙与水利工程环境结合,利用水利环境的潮汐对作物进行自动的浇水功能;且通过排水盲管对降水等多出的水分进行集中的回收及引流,充分的使水利工程环境特点与生态墙进行结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浪面板;2、增压槽;3、生态种植框;4、种植槽;5、培植土;6、锚杆;7、排水盲管;8、固定槽;9、生态底板;10、扩散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鑫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鑫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8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