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漂浮式基础、多叶轮风电机组及单叶轮风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90072.2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1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应;邹荔兵;周名军;李学旺;赵春雨;霍仕环;刘凡鹰;任永;段博志;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25 | 分类号: | F03D13/25;B63B35/44;E04H12/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畅;冯炳辉 |
地址: | 528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基础 叶轮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漂浮式基础、多叶轮风电机组及单叶轮风电机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基础臂、中心连接件、端部连接件和浮筒,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基础臂有多个,该多个预应力混凝土基础臂的一端通过中心连接件相连接,另一端呈放射状设置,且每个预应力混凝土基础臂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端部连接件,每个端部连接件上均连接有浮筒;其中,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基础臂包括混凝土筒体和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有多个,并沿混凝土筒体的周向套接在混凝土筒体的筒壁上,且所述预应力筋的一端与端部连接件相连接,其另一端均通过中心连接件对其进行张拉。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强度高、性能稳定可靠、制造难度低且经济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漂浮式基础、多叶轮风电机组及单叶轮风电机组。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新能源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风力发电逐渐成为新能源技术中最具规模和最成熟的发电方式之一。海上风力发电由于具有资源丰富、风速稳定、可以大规模开发等优势,一直受到关注。随着人类对风能的开发利用,风机逐渐从近海转向深远海。然而强风往往出现在离岸较远的深海,因此发展深水区域的海上风力机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而现有的近海固定式风机技术被限制在水深30m的区域。虽然这一深度有可能增加,但是对于大于60m的深水区域,固定式风机已经无法满足经济性要求,海上漂浮式风机则是深水区域最合适的选择。
漂浮式风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海上风力资源,更重要的是为日渐增多的海上活动提供能源,漂浮式风机已成为未来风能利用的必然趋势。但漂浮式风机不同于一般海洋工程浮式平台,除了需要承受海洋波浪、洋流等荷载外,还需要承受来自上部风机传递下来的风荷载,因此对基础材料要求相对较高。目前漂浮式基础建造材料主要以钢材为主,总所周知,钢材价格昂贵且耐腐蚀性较差,为了使整个浮式风机在海洋环境中安全运行20年以上,材料防腐需要重点考虑,以上因素都会大大增加漂浮式风机整机造价,使整机的度电成本增加,因经济性较差而丧失竞争力。也有少量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因混凝土抗拉能力远远小于抗压能力,因抗拉能力制约,抗压能力不能发挥到极限,混凝土用量往往较大,使得整个基础排水量往往比钢结构基础大,基础重量也会相对较重,为了能平衡重力,浮筒等其它增加浮力部件成本会上升,同样会大大增加漂浮式风机整机造价,增加整机的度电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漂浮式基础、多叶轮风电机组及单叶轮风电机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漂浮式基础,在混凝土内引入预应力,能够大大延迟混凝土开裂的问题,提高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及抗压强度,满足结构受力的同时可大大减轻结构自重;同时混凝土抗腐蚀能力相对较强,不需要额外去提升防腐性能,可大大降低整机成本,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性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漂浮式基础,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基础臂、中心连接件、端部连接件和浮筒,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基础臂有多个,该多个预应力混凝土基础臂的一端通过中心连接件相连接,另一端呈放射状设置,且每个预应力混凝土基础臂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端部连接件,每个端部连接件上均连接有浮筒;其中,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基础臂包括混凝土筒体和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有多个,并沿混凝土筒体的周向套接在混凝土筒体的筒壁上,且所述预应力筋的一端与端部连接件相连接,其另一端均通过中心连接件对其进行张拉。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筒体包括多个依次相连接的混凝土筒节,每个混凝土筒节的筒壁上沿其周向设有多个供预应力筋安装的孔道,两个相邻的混凝土筒节上的孔道一一对应,通过预应力筋在中心连接件的张拉下,使多段混凝土筒节紧紧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筒节的横截面为腰形结构。
进一步,两个相邻的混凝土筒节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通过混凝土筒节端面上的凹槽装于两个混凝土筒节之间,且该密封件位于预应力筋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未经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0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聚合物泡沫夹芯复合板
- 下一篇:外置式聚结整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