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分类识别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92009.2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3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熊继红;钟继峥;于孝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6K9/00;G03B17/55;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孟阿妮;张小勇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分类 识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识别器,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区,所述控制区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散热板相对于壳体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壳体的侧壁并与散热风扇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防尘网,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中部设有摄像头,通过设有散热板和散热风扇,实现对壳体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排放,有利于控制区元件的正常工作,通过在控制区中设有智能识别模块,摄像头通过智能识别模块并以AI识别的方式对垃圾进行整体扫描,再对已有数据库进行比对,更加智能化,方便进行分类,有利于实现再生资源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垃圾分类识别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从2002年起,中国政府提倡垃圾分类收集,但是却未见成效,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停留在人工对垃圾进行分类操作,效率低,费时费力,并且不能充分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增加了后期对垃圾处理分类分选的工作,增大了预处理成本,对老人和小孩造成了垃圾分类上的一些困难,同时徒增了快节奏上班族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烦恼,因此智能垃圾分类对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有利于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有利于实现再生资源的利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垃圾分类识别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分类识别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分类识别器,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区,所述控制区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散热板相对于壳体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壳体的侧壁并与散热风扇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防尘网,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中部设有摄像头,所述壳体内前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后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与连接杆相背离一端与风机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吹风管,所述壳体的内后表面设有环形滑槽,所述风机滑动设置在环形滑槽内,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并位于环形滑槽的位置上贯穿设有若干个斜通孔,所述斜通孔呈环形并均匀分布在摄像头的四周,所述吹风管与斜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并位于摄像头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防尘罩。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的四角处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上均匀设有多个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风机与环形滑槽之间设有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控制区内包括控制模块、智能识别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智能识别模块、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散热风扇、摄像头、转动电机、风机电连接,所述智能识别模块与摄像头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垃圾分类识别器,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有散热板和散热风扇,实现对壳体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排放,有利于控制区元件的正常工作,避免壳体中热量过大导致元件受损,降低其使用寿命,甚至发生火灾,通过在壳体的侧壁并与散热风扇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防尘网,避免外界杂物进入壳体的内部,避免控制区的元件受影响,通过设有转动电机、转轴、连接杆、滑杆和环形滑槽,实现风机绕摄像头进行转动,通过吹风管和斜通孔的设置,可对摄像头表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影响摄像头对垃圾进行扫描识别,通过设有防尘罩,避免长时间的使用使得摄像头上堆积大量灰尘,通过在控制区中设有智能识别模块,摄像头通过智能识别模块并以AI识别的方式对垃圾进行整体扫描,再对已有数据库进行比对,更加智能化,方便人们对垃圾进行分类,有利于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有利于实现再生资源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未经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2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舰船减速器弹性吊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表面振动压实仪的隔音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