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医疗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92738.8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6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许超;韩非;霍佳佳;荆彬;高翠英;王秋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惠尔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兴区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按摩 功能 医疗 康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医疗康复装置,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助行架不能更加快捷方便的进行高度调节,以及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中途休息的时候,无法为患者提供可以休息地点的问题,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架之间固定安装有靠背,靠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衔接杆,衔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支撑架之间活动安装有坐板,坐板的一侧开设有缺口,缺口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固定杆的两端均转动插接至限位槽的内部,坐板与开设缺口相邻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杆,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快捷的对助行架进行高度调节,并且可以为患者提供休息地点的好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医疗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助行架的作用是保持立位身体平衡、支撑体重、训练行走、增强肌力,助行架支撑面积较大稳定、安全,适用于下肢功能损伤严重的患者站立和行走,主要用于上肢功能完善而且下肢功能损伤较轻的患者。
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助行架功能比较单一,因为使用的患者不同,身高臂长存在差异,需要用到不同高度的助行架,但是一般的助行架高度的固定使用螺丝拧死的,在调节高度时还需要用到工具进行调整,对患者非常不便,并且患者在使用助行架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需要中途进行休息,一旦遇到没有可以坐着休息的地方,就会导致患者无法休息,增加双腿的承受负担,对康复训练起到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医疗康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助行架不能更加快捷方便的进行高度调节,以及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中途休息的时候,无法为患者提供可以休息地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医疗康复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安装有靠背,所述靠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架之间活动安装有坐板,所述坐板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转动插接至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坐板与开设缺口相邻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凹槽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所述限位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拨动杆,所述支撑架内侧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支撑架顶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杆槽,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的两端均活动插接至杆槽的内部,所述扶手的两端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杆槽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杆槽内壁的另一侧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接栓,所述插接栓的一端贯穿通口和通孔并活动插接至插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移动槽和凹槽相连通,所述拨动杆的一端穿过移动槽并延伸至坐板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至限位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凹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侧的靠下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卡槽。
优选的,所述扶手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插接栓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支撑架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装置的时候,通过拉动插接栓使第二弹簧拉伸,然后插接栓的一端便逐渐脱离插槽和通孔的位置约束,然后患者拉动扶手,调节扶手的高度位置,达到合适高度后松开插接栓,使插接栓的一端穿过不同高度位置的通孔然后插入插槽内,实现对扶手的高度固定,让不同的患者都能够把助行架调整到适合自己的高度,且调整的过程简单,不需要借助工具便可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惠尔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惠尔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2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