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的胶套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94074.9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7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雷;张科;桑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阳鑫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的胶套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所述上模的下端与注料槽模板对应连接,所述下模的上端与模芯模板对应连接;在所述模芯模板内对应设有模芯和型腔,在所述注料槽模板的下端对应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型腔设置在模芯的外侧,所述模芯的底部与下模对应连接,所述模芯的顶部对应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对应插入定位槽内,在所述注料槽模板内对应设有横截面为漏斗状的注料槽,所述注料槽的底部与型腔对应连通。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的胶套模具改变模具结构,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模芯避免受到胶料流动的力挤压导致模芯偏心,进而极大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套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稳定的胶套模具。
背景技术
胶套模具生产的胶套产品尺寸比较小,在生产过程中,模芯容易受到胶料流动的力挤压,使得模芯偏心,导致产品不良报废。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稳定的胶套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的胶套模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稳定的胶套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所述上模的下端与注料槽模板对应连接,所述下模的上端与模芯模板对应连接;
在所述模芯模板内对应设有模芯和型腔,在所述注料槽模板的下端对应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型腔设置在模芯的外侧,所述模芯的底部与下模对应连接,所述模芯的顶部对应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对应插入定位槽内,在所述注料槽模板内对应设有横截面为漏斗状的注料槽,所述注料槽的底部与型腔对应连通。
所述定位槽为盲孔状结构,所述定位槽的直径与定位柱的直径相匹配。
在所述下模的上端对应设有溢料环,所述溢料环与型腔相匹配。
所述上模的下端对应设有凸出部,在所述注料槽模板的上端对应设有凹进部,所述凸出部对应插入凹进部,所述注料槽上端敞口处与凸出部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的胶套模具改变模具结构,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模芯避免受到胶料流动的力挤压导致模芯偏心,进而极大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的胶套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模,2为下模,3为注料槽模板,4为模芯模板,5为模芯,51为定位柱,6为型腔,7为定位槽,8为注料槽,9为溢料环,10为凸出部,11为凹进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稳定的胶套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在所述上模1的下端与注料槽模板3对应连接,所述下模2的上端与模芯模板4对应连接;
在所述模芯模板4内对应设有模芯5和型腔6,在所述注料槽模板3的下端对应开设有定位槽7,所述型腔6设置在模芯5的外侧,所述模芯5的底部与下模2对应连接,模芯5与下模2固定连接,所述模芯5的顶部对应设有定位柱51,所述定位柱51对应插入定位槽7内,在所述注料槽模板3内对应设有横截面为漏斗状的注料槽8,所述注料槽8的底部与型腔6对应连通。
所述定位槽7为盲孔状结构,所述定位槽7的直径与定位柱51的直径相匹配,定位槽7的直径略大于定位柱51的直径,方便插入,又可以固定定位柱51。
在所述下模2的上端对应设有溢料环9,所述溢料环9与型腔6相匹配,便于毛边的处理。
所述上模1的下端对应设有凸出部10,在所述注料槽模板3的上端对应设有凹进部11,所述凸出部10对应插入凹进部11,所述注料槽8上端敞口处与凸出部10相对。凸出部10与凹进部11相匹配产生防呆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阳鑫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阳鑫橡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4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