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部刺激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94083.8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5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万凯;马奔;苑媛媛;杨静;鲁雷;张司铎;胡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何凯英 |
地址: | 71000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部 刺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面部刺激仪,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面部刺激罩壳,所述面部刺激罩壳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电控驱动滑块,所述电控驱动滑块的下端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控伸缩杆、微型驱动电机和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滚珠球套,多个所述滚珠球套的中部均活动连接有旋转球,所述旋转球下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下方的外侧壁套接有按摩球,所述按摩球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刺激层,所述旋转盘下方的中部设置有微型压力探头旋转球的转动性灵活,使按摩球外侧的刺激层方便刺激患者的面部,使面部刺激的均匀性提高,提高刺激治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面部刺激仪。
背景技术
面部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由于局部神经不受控制,导致面部表情肌肉群的运动功能障碍,常常表现为面部肌肉扭曲、歪嘴等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外,外部的针灸刺激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但针灸刺激治疗的操作复杂,费时费力,目前,缺少一种能够代替针灸对面部神经和肌肉进行刺激治疗的有效治疗设备。
现有的面部刺激仪在使用时,按摩刺激的力度不便于进行调整,且患者在使用面部刺激仪,面部刺激仪本身的重量,降低了面部刺激仪的使用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面部刺激仪,旨在解决现有的面部刺激仪在使用时,按摩刺激的力度不便于进行调整,且患者在使用面部刺激仪,面部刺激仪本身的重量,降低了面部刺激仪的使用的舒适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面部刺激仪,包括面部刺激罩壳,所述面部刺激罩壳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电控驱动滑块,所述电控驱动滑块的下端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控伸缩杆、微型驱动电机和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滚珠球套,多个所述滚珠球套的中部均活动连接有旋转球,所述旋转球下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下方的外侧壁套接有按摩球,所述按摩球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刺激层,所述旋转盘下方的中部设置有微型压力探头,所述微型压力探头与旋转球嵌入连接,所述旋转盘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述微型压力探头电性连接,所述面部刺激罩壳的左侧设置有卡件,所述卡件上端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架。
为了提高刺激按摩的质量与效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面部刺激仪优选的,所述面部刺激罩壳的下端面开设有额头部驱动槽,所述额头部驱动槽下方的左右两侧均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眼睛部驱动槽和脸颊部驱动槽,两个所述脸颊部驱动槽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嘴巴部驱动槽和下巴部驱动槽,所述嘴巴部驱动槽上方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鼻部驱动槽,多个所述电控驱动滑块分别与额头部驱动槽、眼睛部驱动槽、鼻部驱动槽、脸颊部驱动槽、嘴巴部驱动槽和下巴部驱动槽滑动连接。
为了提高面部刺激仪的舒适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面部刺激仪优选的,所述面部刺激罩壳外侧壁的下方套接有超薄内面罩,所述旋转球位于超薄内面罩的上方,所述超薄内面罩为硅胶材质。
为了方便将刺激接电线隐藏到电源线隐藏管内,使面部刺激仪美观,且解决面部刺激仪对患者面部施加重量的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面部刺激仪优选的,所述调节架的右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右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源线隐藏管。
为了方便调整面部刺激罩壳的角度,便于患者使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面部刺激仪优选的,所述面部刺激罩壳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壁与电源线隐藏管的外侧壁活动连接。
为了便于减轻面部刺激仪给患者面部施加的重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面部刺激仪优选的,所述调节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槽的中部设置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外侧壁与固定架螺纹连接,所述调节丝杆的上端面贯穿调节架并延伸至调节架的外部与调节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将卡件固定到床头的边缘,便于患者使用面部刺激仪,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面部刺激仪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卡件下方的中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40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列车事故统计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浮雕木纹铝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