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被动分类回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94548.X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6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轩;轩亮;彭思远;甘天祥;张延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16;B65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被动 分类 回收 设备 | ||
1.一种垃圾被动分类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被动分类回收设备包括被动分类模块、可回收垃圾模块和智能测控系统;
其中,所述被动分类模块包括用于搭载被动分类机构的整体框架、用于支撑整体框架的第一支撑架,所述被动分类机构包括被动分类投递机构和被动分类传送机构、筛分机构、污水收集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末端固定设置有支撑地脚;所述污水收集机构包括X型导水槽与排水管,设置于网状结构的传送带的正下方,且位于传送带支撑架的内部,所述X型导水槽通过固定板和螺栓连接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侧板相连接;
所述被动分类投递机构包括被动分类投递框架与被动分类投递门,被动分类投递门通过螺栓和合页与被动分类投递框架相连接;
所述被动分类传送机构包括网状结构的传送带和第二支撑架组成,所述传送带下方设置有所述传送带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第二末端固定设置有支撑地脚,所述支撑地脚与地面接触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与被动分类投递入口的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高度;
所述智能测控系统包括视觉识别传感器,所述视觉识别传感器位于被动分类模块投递入口顶端;所述视觉识别传感器用于对目标垃圾的垃圾种类进行识别;
所述被动分类模块的侧分类导板与垃圾存储室对应匹配设置;所述被动分类模块的一侧面与所述可回收模块的侧面在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智能测控系统,用于当检测到经过所述筛分机构筛选后的目标垃圾的垃圾袋为带有专用二维码的专用垃圾袋后,开启被动分类垃圾投递入口,在检测到所述目标垃圾投入所述被动分类垃圾投递入口后,启动所述传送带,以将自所述垃圾袋流出的污水从所述传送带流入所述X型导水槽;
所述智能测控系统还用于在所述视觉识别传感器识别垃圾种类成功后,控制与垃圾种类对应的目标舵机运转,以带动拨板运动横置于所述传送带上,带动所述目标垃圾沿着拨板的轨迹运动到相对应的分类导板,最后经由分类导板导向相应的垃圾存储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垃圾被动分类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分类机构还包括筛分机构,所述筛分机构包括第一舵机支架、第二舵机支架、第三舵机支架,第一分类导板、第二分类导板、第三分类导板,所述第一舵机安装在第一舵机支架上,所述第一舵机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传送带右侧板前部,第一拨板通过螺栓与电机舵盘连接,所述第一分类导板安装在传送带左侧板前部,与第一舵机支架的中轴线位置重合,所述第二分类导板安装在传送带左侧板中部,与第二舵机支架的中轴线位置重合,所述第三分类导板安装在传送带左侧板后部,与第三舵机支架的中轴线位置重合,所述分类导板上表面与传送带表面为同一高度,所述拨板的下表面与传送带表面为同一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垃圾被动分类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测控系统包括溢满检测模块、重量检测模块和气味分析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模块;
其中,所述重量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垃圾存储室底座内部;
所述溢满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垃圾桶内的空间,以检测所述目标垃圾桶的溢满状态;若检测出所述溢满状态满足预设溢满条件,则发出第二语音提示并控制识别挡板进行滑动关闭,所述第二语音提示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垃圾桶当前无法投递所述目标垃圾;
所述重量检测模块,被构设为检测所述目标垃圾的重量以及检测所述目标垃圾桶内的垃圾总重量;若所述垃圾总重量和所述目标垃圾的重量之和大于预设重量,则发出第三语音提示并控制所述识别挡板进行滑动关闭,所述第三语音提示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垃圾桶当前无法投递所述目标垃圾;
所述气味分析模块,被构设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目标垃圾桶内的空气质量;若所述空气质量为污染状态,则确定污染状态的污染级别并上报至所述智能测控系统;所述智能测控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污染级别确定消毒剂种类和剂量,驱动消毒液水泵模块向所述目标垃圾桶内注入对应所述消毒剂种类和剂量的消毒剂,以对所述目标垃圾桶进行消毒和净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45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操作的汽车配件固定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两段式污泥干化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