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式脑血管造影术后护腰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97029.9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1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A61H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脑血管 造影 术后 护腰垫 | ||
1.一种可移动式脑血管造影术后护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腰垫(1)和用于控制护腰垫(1)往复移动的控制箱体(2),所述控制箱体(2)内设有工作腔(21),所述工作腔(21)内设有扇形齿轮(22),所述扇形齿轮(22)的上方设有与扇形齿轮(22)啮合连接且可水平移动的第一传动齿条(23),所述扇形齿轮(22)的下方设有与扇形齿轮(22)啮合连接且可水平移动的第二传动齿条(24),所述控制箱体(2)内对应于扇形齿轮(22)的一侧设有与第一传动齿条(23)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26),所述扇形齿轮(22)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二传动齿条(24)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25),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5)上设有与护腰垫(1)的一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251),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6)上设有与护腰垫(1)的另一段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脑血管造影术后护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条(23)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限位滑块(231),所述工作腔(21)的顶部设有用于供第一限位滑块(231)移动的第一限位滑槽(211),所述第二传动齿条(24)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二限位滑块(241),所述工作腔(21)的底部设有用于供第二限位滑块(241)移动的第二限位滑槽(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脑血管造影术后护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滑槽(211)内设有与第一限位滑块(231)连接的第一复位弹簧(213),所述第二限位滑槽(212)内设有与第二限位滑块(241)连接的第二复位弹簧(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脑血管造影术后护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2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扇形齿轮(22)旋转的驱动电机(215),所述扇形齿轮(22)上的啮齿圈数小于二分之一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脑血管造影术后护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5)的直径和第二传动齿轮(26)的直径均小于扇形齿轮(22)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脑血管造影术后护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工作腔(21)连通的第一开口(27)和第二开口(28),所述第一开口(27)内设有与第一连接件(251)配合的第一滑轮(271),所述第二开口(28)内设有与第二连接件(261)配合的第二滑轮(28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脑血管造影术后护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5)上设有用于供第一连接件(251)缠绕的第一环形槽(252),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6)上设有用于供第二连接件(261)缠绕的第二环形槽(26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移动式脑血管造影术后护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腰垫(1)的倚靠面上设有多个按摩凸点(11),所述护腰垫(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环(12),所述第一连接件(251)的端部和第二连接件(261)的端部分别设有与连接环(12)连接的第一连接扣(253)和第二连接扣(26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脑血管造影术后护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体(2)的顶部设有磁性件(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未经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70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控型水浴加热玻璃制反应容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转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