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三棱镜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97989.5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0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胡雨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盈旺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B11/02;G01B11/08;G01B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琴娜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东坡大道欣旺达产业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棱镜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三棱镜的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辅助块、反射层、载物台和光学投影测量仪。测量辅助块包括第一等腰直角三棱镜和第二等腰直角三棱镜,第一等腰直角三棱镜和第二等腰直角三棱镜的斜面互相贴合;反射层位于第一等腰直角三棱镜和第二等腰直角三棱镜的贴合面上;载物台上的待测物品位于测量辅助块的光路入射端;光学投影测量仪的镜头位于测量辅助块的光路反射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45°反射完成横纵两面像的自由转换,将塑胶精密结构件的侧边待测点反射至光学投影测量仪的镜头内,无系统误差,操作简便,优化了测量方式、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减少了测量员元件测量工时、节约了测量过程中的治具研发生产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仪器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三棱镜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塑胶精密结构件在测量尺寸过程中,对于采像点的尺寸测量非常不方便。例如测量精密塑胶原件中装饰件,中框,前壳等等元件的窄面细微孔径长宽。传统的测量方式具有以下问题:
1.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时产品产生晃动时会有较大的误差产生,而且游标卡尺的精度无法满足测量要求。
2.使用螺旋测微仪测量手机壳的侧面尺寸非常不方便;使用三次元测量仪测量时中框不方便使用迭代法确立参考平面、且编程难度较大。
3.使用传统的二点五次元测量仪直接对准手机壳的侧面进行测量,因为镜头只能竖直向下,将手机壳竖起来无法准确固定摆放。
4.为了测量某一原件的一个测量点位而去单独制作一个治具实现二点五次元的投影,成本过高。
5.采用卡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6.采用二点五次元测量仪测量时,部分元件无法在产品上采集坐标面,操作难度大、产品摆放不稳、容易将三次元的采位针弄变形甚至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三棱镜的测量装置,采用45°反射完成横纵两面像的自由转换,将塑胶精密结构件的侧边待测点反射至光学投影测量仪的镜头内,无系统误差,操作简便,无需投入新治具的研发,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三棱镜的测量装置,包括:所述测量辅助块包括第一等腰直角三棱镜、第二等腰直角三棱镜和反射层,所述第一等腰直角三棱镜和所述第二等腰直角三棱镜的斜面互相贴合,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等腰直角三棱镜和所述第二等腰直角三棱镜的贴合面上;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用于放置待测物品,所述载物台上的待测物品位于所述测量辅助块的光路入射端;光学投影测量仪,所述光学投影测量仪的镜头位于所述测量辅助块的光路反射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三棱镜的测量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两块等腰直角三棱镜的贴合面上设置一层反射层,两块等腰直角三棱镜斜面共用一个反射面,构成一个矩块,双侧的棱镜能够对反射面起到较好的保护,无需在反射面再添加保护物质,从而避免二次保护所产生的细微误差。将塑胶精密结构件的待测纵面与任意一块等腰直角三棱镜一直角面贴合或者平行摆放,纵面实物待测点与三棱镜斜面成45°,入射角与反射角均为45°,测量辅助块一直角面于水平位置摆放,这样所呈线的横面虚像与实物面以水平位置为基础刚好呈90°,光学投影测量仪的镜头只需与对应等腰直角三棱镜的另一直角面垂直采图,即可便利得采到实物面的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45°反射完成横纵两面像的自由转换,将塑胶精密结构件的侧边待测点反射至光学投影测量仪的镜头内,无系统误差,操作简便,优化了测量方式、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减少了测量员元件测量工时、节约了测量过程中的治具研发生产投入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等腰直角三棱镜和第二等腰直角三棱镜关于所述贴合面镜像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盈旺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盈旺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7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