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掉壶盖的陶瓷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98248.9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8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颜晋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卓越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壶盖 陶瓷 茶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掉壶盖的陶瓷茶壶,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体上分别设置有壶嘴和手柄,所述壶嘴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壶体具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所述壶盖安装在壶体的开口处以罩住开口,所述壶盖的两侧分别与壶体的开口沿边转动连接。该具有防掉壶盖的陶瓷茶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掉壶盖的陶瓷茶壶。
背景技术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记录,我国茶壶适于唐朝,距今1100多年。茶具,是饮茶的工具。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饮茶时,人们常用茶壶来泡制,现有技术的茶壶通常壶盖是盖在茶壶主体上部的开口处,当加水时,需要取下壶盖,斟茶时,当茶壶倾斜度过大时,壶盖很容易掉落,使用者往往需要用手按住茶壶盖,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掉壶盖的陶瓷茶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掉壶盖的陶瓷茶壶,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体上分别设置有壶嘴和手柄,所述壶嘴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壶体具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所述壶盖安装在壶体的开口处以罩住开口,所述壶盖的两侧分别与壶体的开口沿边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壶盖的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环形凸环,所述环形凸环的外侧壁位于壶体的开口处,所述环形凸环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内穿设有旋转轴,所述壶体的开口沿边分别开设有与旋转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旋转轴部分转动地嵌入于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环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壶盖的顶部向上延伸设置有长条形壶钮。
进一步的,所述壶钮呈L形,所述壶钮的长边固定在壶盖上,所述壶钮的短边与壶盖形成夹槽。
进一步的,所述壶盖的底部延伸有一卡条,所述卡条位于壶体的容纳腔内,用以限制壶盖的旋转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具有防掉壶盖的陶瓷茶壶在壶体上开设开口,并将壶盖安装在壶体的开口处用以罩住开口,通过将壶盖的两侧分别与壶体的开口沿边转动连接,在倒茶时,可以避免壶盖掉落,在需要加水或放茶叶时,只需将壶盖旋转,让开壶体的开口即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壶体;2、壶盖;3、壶嘴;4、手柄;5、开口;6、环形凸环;7、旋转孔;8、旋转轴;9、安装孔;10、壶钮;11、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防掉壶盖的陶瓷茶壶,包括壶体1和壶盖2,所述壶体1上分别设置有壶嘴3和手柄4,所述壶嘴3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壶体1具有开口5向上的容纳腔,所述壶盖2安装在壶体1的开口处以罩住开口,所述壶盖2的两侧分别与壶体1的开口5沿边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壶盖2的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环形凸环6,所述环形凸环6的外侧壁位于壶体1的开口5处,所述环形凸环6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旋转孔7,所述旋转孔7内穿设有旋转轴8,所述壶体1的开口沿边分别开设有与旋转孔7相对应的安装孔9,所述旋转轴8部分转动地嵌入于安装孔9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凸环6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层,增加环形凸环6和壶体1开口5之间的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卓越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卓越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82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汽车灯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泡茶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