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省力易剪切的3D折面刀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01766.1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5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徐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港荣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B13/06 | 分类号: | B26B1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黎健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省力 剪切 刀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省力易剪切的3D折面刀片结构,其包括相互铰接在一起的第一、第二刀片,该第一、第二刀片相对的边分别设置有用于配合剪切物品的第一刀刃部和第二刀刃部,第一刀片中部经过若干次弯折以形成第一折面部,该第一刀刃部与第一折面部一体连接,且第一刀刃部具有第一凸弧段,该第一凸弧段延伸至第一刀片的尖部;第二刀片中部经过若干次弯折以形成第二折面部,该第二刀刃部与第二折面部一体连接,且第二刀刃部具有第二凸弧段,该第二凸弧段延伸至第二刀片的尖部;第一刀刃部与第二刀刃部之间形成的剪切角的角度均大于30°;第一折面部和第二折面部分别迫使第一刀刃部与第二刀刃部始终紧贴,本实用新型剪切起来更加省力,且更加容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刀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省力易剪切的3D折面刀片结构。
背景技术:
剪刀的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常用的剪刀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刀片以及安装于该刀片后端的手柄,两刀片相对一侧均形成有刀刃,在使用时,握持手柄后,通过驱动手柄的开合实现刀片的张开或闭合,在刀片闭合过程中两刀刃之间形成剪切力,将对应的物品剪切。以两刀片的铰接点为支点,两刀片的刀刃相接点形成剪切角,在剪刀剪切过程中,剪切角是不断减小的。根据杠杆原理,在剪切的起始阶段,刀刃相接点距离支点的距离较短,此时施力力臂大于阻力力臂,剪切时是相对容易的。随着剪切的继续,剪切角不断减小,刀刃相接点距离支点的距离逐渐增大,而施力力臂保持不便,此时剪切就逐渐开始费力。这也就是人们在使用剪刀过程中,通常喜欢将被剪切物品放置在靠近支点的地方开始剪切。
现有技术中,剪刀中两刀片的刀刃均为直线状,即两刀片的刀刃在剪切过程中,大概在刀刃2/3的位置时,该两刀片的刀刃相接点形成的剪切角都会小于20°,然后再不断减小至0°,此时两刀片重合。但是人们在使用剪刀剪切物品时,一般也会用到刀刃2/3-1/3的位置,但是由于此段刀刃的剪切角小于20°,导致剪切就逐渐开始费力,使用起来不便,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要求。
另外,现有技术中,剪刀中两刀片均呈平板状,以致两刀片的刀刃在剪切过程中贴紧力不足,导致剪切相对费力,使用起来不够舒适。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省力易剪切的3D折面刀片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省力易剪切的3D折面刀片结构包括相互铰接在一起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该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相对的边分别设置有用于配合剪切物品的第一刀刃部和第二刀刃部,所述第一刀片中部经过若干次弯折以形成第一折面部,该第一刀刃部与第一折面部一体连接,且该第一刀刃部具有第一凸弧段,该第一凸弧段延伸至第一刀片的尖部;所述第二刀片中部经过若干次弯折以形成第二折面部,该第二刀刃部与第二折面部一体连接,且该第二刀刃部具有第二凸弧段,该第二凸弧段延伸至第二刀片的尖部;该第一刀刃部与第二刀刃部之间形成的剪切角的角度均大于30°;所述第一折面部和第二折面部分别迫使该第一刀刃部与第二刀刃部始终紧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刀刃部的第一凸弧段与第二刀刃部的第二凸弧段之间形成的剪切角的角度为30-45°。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刀刃部的第一凸弧段与第二刀刃部的第二凸弧段之间形成的剪切角的角度为38-42°。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凸弧段的线形和第一凸弧段的线形均为阿基米德螺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刀刃部还包括有与第一凸弧段一体连接的第一平直段,该第一平直段延伸至第一刀刃部的根部;所述第二刀刃部还包括有与第二凸弧段一体连接的第二平直段,该第二平直段延伸至第二刀刃部的根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刀刃部的第一平直段与第二刀刃部的第二平直段之间形成的剪切角的角度大于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港荣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港荣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17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