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地下外墙后浇带的超前止水带的钢木模板体系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2502814.9 申请日: 2020-11-03
公开(公告)号: CN213539076U 公开(公告)日: 2021-06-25
发明(设计)人: 田卫国;顾亚;王铁石;胡长明;汪凤东;胡启超;李可欣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D29/16 分类号: E02D29/16;E02D31/02
代理公司: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代理人: 李丹
地址: 100070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超高 地下 外墙 后浇带 超前 止水带 木模 体系
【说明书】:

一种超高地下外墙后浇带的超前止水带的钢木模板体系,包括固定钢筋、内模板结构、外模板结构、第一止水螺杆和第二止水螺杆;固定钢筋预埋在后浇带两侧的外墙中;内模板结构设在后浇带的外侧,其两端搭接在后浇带两侧的外墙上;外墙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植筋和第二植筋;第一植筋布置在内模板结构的两侧;第二植筋布置在靠近外模板结构的两端位置处;外模板结构搭在内模板结构的外侧;外模板结构的两端贴在两侧的外墙上;第一止水螺杆拉结在外模板结构与内模板结构之间;第二止水螺杆拉结在外模板结构与对应的第一植筋之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后浇带长期暴露,给外墙防水、室外回填带来不便,给现场管理造成风险以及影响地下室施工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超高地下外墙后浇带的超前止水带的钢木模板体系 。

背景技术

某项目根据设计要求,通过在地下室留设800mm宽的沉降后浇带,以消除混凝土浇筑后收缩产生的结构应力及地基土持力不同带来的不均匀沉降。但在地下室封闭前,雨水与施工垃圾容易进入地下室,造成地下室积水,后浇带的长期暴露也为外墙防水、室外回填带来不便,影响地下室其他工程施工。同时深基坑长期处于使用状态,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更是种考验,给现场管理造成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地下外墙后浇带的超前止水带的钢木模板体系,要解决传统的后浇带长期暴露,给外墙防水、室外回填带来不便,给现场管理造成风险以及影响地下室施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地下外墙后浇带的超前止水带的钢木模板体系,设置在外墙的外侧、对应后浇带的位置处;包括有固定钢筋、内模板结构、外模板结构、第一止水螺杆和第二止水螺杆;所述固定钢筋有两组,分别预埋在后浇带两侧的外墙中;每组固定钢筋沿竖向间隔布置,且固定钢筋的外端与外墙的外侧面平齐;所述内模板结构设置在后浇带的外侧,并且内模板结构的两端分别搭接在后浇带两侧的外墙上、与固定钢筋焊接连接;所述外墙的外侧面上还设有第一植筋和第二植筋;所述第一植筋有两组,分别布置在内模板结构的两侧,每组第一植筋沿竖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植筋有两组,分别布置在靠近外模板结构的两端位置处;所述外模板结构搭设在内模板结构的外侧,且与内模板结构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外模板结构的两端分别紧贴在后浇带两侧的外墙上;所述第一止水螺杆间隔拉结在外模板结构与内模板结构之间;所述第二止水螺杆拉结在外模板结构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一植筋之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钢筋呈十字形,固定钢筋与后浇带之间的间距为100mm~150mm;所述内模板结构搭接在外墙上的宽度为不小于150mm。

优选的,所述内模板结构包括有内模板面板和内模板背楞;所述内模板面板由钢板制成;所述内模板背楞有一组,沿竖向间隔焊接在内模板面板的外侧;所述内模板背楞由角钢或者由槽钢或者由H型钢制成。

优选的,所述外模板结构包括有外模板面板、竖背楞、第一水平背楞和第二水平背楞;所述外模板面板包括有横板段和斜板段;所述横板段与内模板面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斜板段设置在横板段的两端,并且斜板段的一侧边与横板段连接,斜板段的另一侧边紧贴在外墙上;所述竖背楞间隔布置在外模板面板的外侧,且压接在外模板面板上;所述第一水平背楞有一组,沿竖向间隔布置在横板段的外侧、且压接在竖背楞上;所述第二水平背楞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斜板段的外侧、且压接在竖背楞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止水螺杆的一端穿设在横板段中,第一止水螺杆的另一端与内模板结构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止水螺杆的一端穿设在斜板段中,第二止水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植筋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搭设在地下室外墙的外侧,通过在后浇带外侧浇筑一段超前止水带,以达到外墙超前止水效果,并为外墙防水提供完整的基面,模板支设工艺从而克服深地下室,超前止水带加固不牢靠的形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2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