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模电感及应用差模电感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04642.9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0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唐世荣;范龙祥;胡军;林光华;毛朝建;刘伟;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H01F27/30;H01F27/28;H01F27/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关志琨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电感 应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模电感及应用差模电感的电路。该差模电感包括:磁芯,该磁芯为环状闭合的磁芯;一对或多对导电线圈,每对导电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该第一线圈和该第二线圈分别绕制在该磁芯的不同位置上,该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和该第二线圈的第一端形成输入侧引线,该第一线圈的第二端和该第二线圈的第二端形成输出侧引线,以使每对导电线圈流过差模电流时,该第一线圈和该第二线圈产生的磁场起增强作用,达到抑制差模干扰的目的,同时实现了用单个磁芯对多路信号进行滤波,从而达到减小磁芯数量而减小了重量,大大节约了成本和结构空间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差模电感及应用差模电感的电路。
背景技术
差模电感是一种对差模高频干扰的感抗大的电感,也称差模扼制线圈。骚扰电磁场在线与线之间产生差模电流,在负载上引起干扰,称为差模干扰,而抑制这种差模干扰的滤波电感叫差模电感。
目前,通常使用两个单线圈差模电感,或者使用两个线圈绕制在同一个磁芯的差模电感(以下简称单磁芯双线圈差模点)对通信设备的源端进行差模滤波处理。单磁芯双线圈差模电感使用两根导线并绕在同一个磁芯上的绕线方式,但是绕制后的差模电感中的同一个线圈的两端不易分辨,在接入通信设备的源端时容易接错,导致抑制差模干扰的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差模电感。
一种差模电感,包括:
磁芯,该磁芯为环状闭合的磁芯;
一对或多对导电线圈,每对导电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该第一线圈和该第二线圈分别绕制在该磁芯的不同位置上,该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和该第二线圈的第一端形成输入侧引线,该第一线圈的第二端和该第二线圈的第二端形成输出侧引线,以使每对该导电线圈流过差模电流时,该第一线圈和该第二线圈产生的磁场起增强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线圈和该第二线圈轴对称绕制在该磁芯上,且线圈匝数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磁芯为方形磁芯、圆形磁芯或者椭圆形磁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线圈和该第二线圈均为薄漆膜聚氨酯漆包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对该导电线圈的该第一线圈并行绕制在该磁芯上,且多对该导电线圈的该第二线圈并行绕制在该磁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标记,该第一线圈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标记,该第一标记用于指示该输入侧引线的正极,该第二标记用于指示该输出侧引线的正极;
该第二线圈的第一端具有第三标记,该第二线圈的第二端具有第四标记,该第三标记用于指示该输入侧引线的负极,该第四标记用于指示该输出侧引线的负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标记、该第二标记、该第三标记和该第四标记为标记套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对该导电线圈由颜色相同的该第一线圈和该第二线圈构成,不同对所述导电线圈的颜色不同。
一种应用差模电感的电路,包括上述的差模电感,该电路还包括:
输入源端,所述输入源端与所述输入侧引线连接;
输出负载,所述输出负载与所述输出侧引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输出负载为多个,各个负载的参数均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46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臭氧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自适应巡航系统传感器的校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