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下式背光蓝光灯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05545.1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7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邢瑞兵;胡兴文;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惠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9/45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末黎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下式 背光 蓝光灯条 结构 | ||
一种直下式背光蓝光灯条结构,包括PCB窄板,PCB窄板上安装有蓝光灯珠,透镜,每个蓝光灯珠周向均匀设有黄色荧光油墨丝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下式背光蓝光灯条结构,可将PCB板改窄,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TV直下式背光灯条,尤其是一种直下式背光蓝光灯条结构。
背景技术
直下式背光蓝光灯条广泛运用于各个尺寸的直下式电视机背光以及商显等。背光模组通过蓝光LED灯条+黄色量子点膜片转换为白光,达到整机色域可提升到DCI-P3标准98%以上。
目前,市场上采用的直下式蓝光灯条为宽板(板宽17mm)无丝印灯条,由于蓝光灯使用蓝光芯片自身发蓝光,若将PCB板改窄后,LED透镜下方蓝光不能被很好的由黄色量子点膜片激发转化为白光,会导致模组中灯珠正上方出现一个暗蓝色黑洞,进而导致产品存在瑕疵。
申请号为“201820053572 .X”的专利“一种低混光高度的高色域直下式背光模组”,虽然提到在在扩散板上设有丝印区域,丝印区域印刷黄色丝印,黄色丝印可,使扩散板下表面的蓝光转化白光后更均匀,解决量子点膜的上表面出现色差。该装置在扩散板上设黄色丝印,这样会导致扩散板成本提高30%。且无法解决PCB板改窄后的黑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蓝光灯条结构,可解决PCB板改窄组装模组后灯上方位置黑洞(色差严重)问题,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下式背光蓝光灯条结构,包括PCB窄板,PCB窄板上安装有蓝光灯珠,透镜,每个蓝光灯珠周围PCB上均匀设有黄色荧光油墨丝印。
所述PCB窄板的宽度小于15mm
所述PCB窄板的宽度为12mm。
所述PCB窄板表面为白色油墨层,黄色荧光油墨丝印设置在白色油墨层之上。
所述黄色荧光油墨丝印分布在以蓝光灯珠为中心且半径小于10mm的圆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直下式背光蓝光灯条结构,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增加黄色荧光油墨,可以在画面视效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灯条PCB板宽由原来的17mm做窄到12mm,达到PCB使用材料减少30%的降本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灯条的主视图(宽板无丝印)。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窄板有丝印)。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第一种)。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第二种)。
图中: PCB窄板1,蓝光灯珠2,黄色荧光油墨丝印3,白色油墨层4,透镜柱脚5,透镜6,螺丝孔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4所示,一种直下式背光蓝光灯条结构,包括PCB窄板1,PCB窄板1的宽度为12mm。PCB窄板1上安装有蓝光灯珠2,蓝光灯珠2外侧固定有透镜柱脚5,透镜6通过透镜柱脚5固定。在PCB窄板1表层涂有白色油墨层4,白色油墨层4上方以蓝光灯珠2为中心以半径R=10mm范围内周向均匀分布黄色荧光油墨丝印3。黄色荧光油墨丝印3可为分散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或其他形状,黄色荧光油墨丝印3分布的疏密度及厚度根据画面视效情况而定。通过增加黄色荧光油墨丝印3增加蓝光激发转换效率,从而解决组装后存在的暗洞(色差)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惠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惠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5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动产基地参数值信息定标测绘系统
- 下一篇:转轮式角钢冲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