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校直机的可旋转自适应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06313.8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7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武;金志兰;姜俊夫;宫航飞;陈文超;刘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集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合慧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衡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校直机 旋转 自适应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校直机的可旋转自适应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可旋转自适应支撑机构,单个可旋转自适应支撑机构中的固定组件上部设有圆弧槽,旋转组件下部为圆弧面,圆弧槽与圆弧面相吻合,旋转组件的圆弧面可旋转地安装在固定组件的圆弧槽中;两个可旋转自适应支撑机构分别安装在待校直工件两端的下部,待校直工件的中间上方设置有压头,压头往下压时,待校直工件的两端翘起变形,旋转组件的圆弧面在固定组件的圆弧槽支撑下产生沿圆弧的滑动旋转,使得旋转组件的上端面依旧贴紧待校直工件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保证支撑座与工件表面的充分贴合且承受重载,保证工件的理论支撑位置始终保持同一高度,加载结束后,支撑机构可自动回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用于校直机的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校直机的可旋转自适应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轴类零件在机械行业中运用极为广泛。但是在轴类零件的制作过程中,由于加工、热处理及装配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导致轴类零件的弯曲。为了保证零件的精度(直线度,圆跳),必须对零件进行校直。
在校直的过程中。一般是两端用两个支撑机构进行支撑,中间采用一个压力机构下压工件,进而对工件进行压力校直。而现有的支撑机构,基本都是固定式支撑座,在校直过程中,中间压头下压时,轴的两端必然会翘起,这就导致工件和支撑座之间由面接触,变成了线接触,甚至是点接触,进而导致工件会被压出伤痕,更有甚者会出现工件局部被压崩的情况,直接导致工件报废。申请号为CN201721916497.7的专利文献内提供了一种可旋转的浮动式支撑机构,然而首先,这不可避免的要使用中心轴销或者轴承来过渡支撑座所承受的压力,这就导致支撑座所能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无法承受校直吨位较大的负载。其次,使用浮动支撑座,轴类工件高度必然高于支撑座旋转中心的高度,导致在旋转的过程中工件的的支撑高度会产生较大变化,导致加载量不好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需求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校直机的可旋转自适应支撑装置,设计了一种在加载时既能保证与工件充分贴合、又能承受较大载荷、且加载量易于控制的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可旋转自适应支撑机构,单个可旋转自适应支撑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和旋转组件,固定组件上部设有圆弧槽,旋转组件下部为圆弧面,圆弧槽与圆弧面相吻合,旋转组件的圆弧面可旋转地安装在固定组件的圆弧槽中;
两个可旋转自适应支撑机构分别安装在待校直工件两端的下部,待校直工件的中间上方设置有压头,压头往下压时,待校直工件的两端翘起变形,旋转组件的圆弧面在固定组件的圆弧槽支撑下产生沿圆弧的滑动旋转,使得旋转组件的上端面依旧贴紧待校直工件的下表面。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底座、圆弧支撑座底座、圆弧过渡块限位块;支撑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圆弧支撑座底座,圆弧支撑座底座上端面开有圆弧槽,圆弧支撑座底座的具有两个圆弧形状的侧面均安装有圆弧过渡块限位块;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圆弧过渡块、工件支撑托块和工件支撑垫块;圆弧过渡块为圆弧状,圆弧过渡块的下端面安装在圆弧槽中,圆弧过渡块的上端面为平面,圆弧过渡块的上端面通过第二圆柱销固定安装有工件支撑托块,工件支撑托块中间开设有凹槽,工件支撑托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工件支撑垫块,工件支撑垫块的下表面与凹槽的相贴合。
所述圆弧过渡块限位块上开设有圆弧导轨槽,所述圆弧过渡块在圆弧状的两个端面底部各安装设置有一个凸出的第一圆柱销,第一圆柱销嵌入于圆弧导轨槽中。
所述工件支撑托块的凹槽为V形槽或者圆弧形槽,对应的工件支撑垫块底面为V形或者圆弧形,使得工件支撑托块和工件支撑垫块之间形成V形或者圆弧形导向配合,且V形或者圆弧形的轴向方向和圆弧支撑座底座的圆弧槽的轴向方向相垂直;工件支撑垫块沿待校直工件轴向方向的两端边缘位置的安装有若干颗螺丝。
所述圆弧过渡块与圆弧支撑座底座之间设有润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集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合慧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衡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集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合慧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衡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6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汽车传动轴用去毛刺机构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防火涂料分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