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06747.8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6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铁铮;石晓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7/06 | 分类号: | H02B7/06;H02B1/56;H02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数据 低压 预装 变电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与顶棚,所述变电站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安装有主门,所述主门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散热网与挡雨板,所述挡雨板位于把手的下侧,所述散热网位于挡雨板的下侧,所述散热网包括安装孔、隔水网、隔雨板与散热板,所述顶棚位于变电站主体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变电站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侧门与加固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通过设置的散热网与挡雨板,在提高变电站散热效果时候同时避免雨水进入变电站,提高变电站工作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而加固座,便于拆卸,便于安装,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中必需品,低压、高压等技术应用于对电的变换,在电技术变换中,考虑到用电的稳定性,高压变电技术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测,承受各种不同的环境方可投入使用,箱式变电站就成为变电技术里面的一门辅助技术,箱式变电站分为预装式或非预装式(现场安装),预装式变电站是将中压配电网末端变电站预先在工厂内制造装配,包括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内部接线、避雷针等辅助设备,配置在一个公用的外壳或一组外壳内,并按相应标准通过试验检测的一种成套变电站,
现有的预装式变电站在安装使用时,因为要安装在室外,遇到大雨天气容易漏电,全封闭式变电站又会影响变电站的散热,并且遇到大风天气,容易被大风吹到,稳定性不高,间接地影响了人们的用电稳定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体与顶棚,所述变电站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安装有主门,所述主门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散热网与挡雨板,所述挡雨板位于把手的下侧,所述散热网位于挡雨板的下侧,所述散热网包括安装孔、隔水网、隔雨板与散热板,所述顶棚位于变电站主体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变电站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侧门与加固座,所述加固座位于侧门的下侧。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开设于隔水网的四周,所述隔水网位于散热板的后端外表面,所述隔雨板位于散热板的前端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隔水网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安装孔与散热板的后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网与主门之间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散热网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螺丝与主门的前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雨板包括安装板、螺孔与凸板,所述螺孔开设于安装板的前端外表面,所述挡雨板的后端外表面通过螺孔与主门的前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固座包括稳定座、加固孔与连接孔,所述加固孔开设于稳定座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连接孔开设于稳定座的两侧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加固座的一侧内表面通过连接孔与变电站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67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财务支票验签扫描仪支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定稳定的摇臂钻床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