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桥梁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12589.7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1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蒋湘成;洪秋香;杨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北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H05B3/42;H05B3/02;B64C2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郑宜梅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桥梁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桥梁检测设备,涉及桥梁检测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无人机、红外线成像仪以及承载无人机和红外线成像仪的云台,所述云台底端设有加热外框,所述加热外框内设有若干电热管,各个所述电热管中均设有加热丝,各个所述加热丝通过电线均连接有固定设置在加热外框上的电池盒,所述电线通过插座连接在电池盒上,方便对高处的桥面进行检测,方便操作,节省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检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桥梁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桥梁建设中,桥梁质量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了民众的生命与安全;因此在桥梁建设技术中,桥梁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桥梁裂缝检测技术中,检测人员一般都是借助桥检车将检测人员下放到桥底的方法进行检查;但是,当桥梁的下方存在障碍物,桥检车无法下放时,检测人员就只能通过借助高倍望远镜进行粗略观测;然而高倍望远镜对光线要求较高,当桥底光线较为昏暗或者遇到视觉死角时,检测人员就无法很好的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桥梁检测设备,方便对高处的桥面进行检测,方便操作,节省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桥梁检测设备,包括无人机、红外线成像仪以及承载无人机和红外线成像仪的云台,所述云台底端设有加热外框,所述加热外框内设有若干电热管,各个所述电热管中均设有加热丝,各个所述加热丝通过电线均连接有固定设置在加热外框上的电池盒,所述电线通过插座连接在电池盒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先装上电池,然后操控无人机到达待测桥面,无人机带动隔热外框起飞过程中,在隔热外框重力作用下,隔热外框处于竖直状态,电热管通过加热装置将待测桥面加热,方便对高处的桥面进行检测,方便操作,节省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优选地,所述加热外框内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单片机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单片机输入端均与电线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输入端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单片机和显示屏相互之间的配合,下次使用电热管时,直接调节到上次使用的温度,节省工作时间,提高效率。
优选地,所述电热管管内除加热丝外的空间填充氧化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热丝加热后,将热量传递给氧化镁,氧化镁导热系数大,快速将整个电热管加热,节省工作时间。
优选地,各个所述加热管以相同间隔均匀设置在加热外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待测桥面受热均匀。
优选地,所述加热外框外设有拉动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操作者移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拉动把手外套设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包括XPS聚苯乙烯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XPS聚苯乙烯板耐热性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对高处桥面进行检测时,方便对桥面进行加热,提高检测效率。
第二,电热丝加热后,将热量传递给氧化镁,氧化镁导热系数大,快速将整个电热管加热,节省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温度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加热丝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北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北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12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波纹管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下行通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