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静音房隔音环保型外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14549.6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1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欧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6;E04B1/82;E04B1/64;B01D53/0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静音 隔音 环保 外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静音房隔音环保型外墙结构,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砌体,砌体的一侧设置有外层,外层远离砌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板一,钢板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面板,面板的一侧粘接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的另一侧粘接有与面板固定连接的吸音板,吸音板的一侧设置有岩棉板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吸音板、吸音棉的相互配合,使外墙能够有效的为城市进行噪音环保消除,且通过岩棉板层进一步的使外墙体能够吸收噪音,同时利用岩棉板的保温、阻燃功能,能够使外墙体在消除噪音的情况下还能为室内进行保温,避免室外温度较低时,外墙体散热导致室内温度降低而寒冷,从而减少木材的燃烧与空调的使用,提高了对空气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音房外墙,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静音房隔音环保型外墙结构。
背景技术
外墙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围护建筑物,使之形成室内、室外的分界构件称为外墙,现有技术中静音房外墙一般有隔音板、隔音棉、轻钢板制作而成,此制作方式虽简便,但轻钢板容易吸热或者散热,尤其在天寒时轻钢板散热会使静音房温度及其寒冷,使人在静音房工作时不舒适,若通过燃烧木材取暖时,木材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合物等,从而导致对空气的污染,若使用空调时空调内的氟利昂制冷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需要提出一种组合式静音房隔音环保型外墙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静音房隔音环保型外墙结构,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保温,解决静音房不能够保温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除噪音的问题,以达到外墙能够消除噪音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静音房隔音环保型外墙结构,包括砌体,所述砌体的一侧设置有外层,所述外层远离砌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板一,所述钢板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面板,所述面板的一侧粘接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的另一侧粘接有与面板固定连接的吸音板,所述吸音板的一侧设置有岩棉板层,所述岩棉板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砌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内层,所述内层远离砌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的一侧设置有与内层固定连接的钢板二,所述钢板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装饰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砌体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体积值大于砌体底端一侧的体积值,所述砌体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体积值大于两个砌体顶端一侧的体积值。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板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外层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板一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一,所述连接件一为螺栓柱,且所述连接件一的一端贯穿面板的内部且延伸至面板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板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二,所述连接件二为膨胀螺栓,且所述连接件二固定连接在内层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层、内层的材料均为混凝土,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界面砂浆。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潮层为911聚氨酯防水涂料,所述吸音棉为聚酯纤维材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静音房隔音环保型外墙结构,通过吸音板、吸音棉的相互配合,使外墙能够有效的为城市进行噪音环保消除,且通过岩棉板层进一步的使外墙体能够吸收噪音,同时利用岩棉板的保温、阻燃功能,能够使外墙体在消除噪音的情况下还能为室内进行保温,避免室外温度较低时,外墙体散热导致室内温度降低而寒冷,从而减少木材的燃烧与空调的使用,提高了对空气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欧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欧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145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