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化、自组网多普勒雷达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17570.1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7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萍;吴敏;张家奇;崔巍;杨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富奥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于振强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组网 多普勒 雷达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化、自组网多普勒雷达传感器,其解决了现有多普勒雷达传感器一致性差、体积过大以及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其设有雷达前端单元、供电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联网单元,雷达前端单元包括基于多普勒频移原理的雷达芯片、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的收发天线以及芯片周边阻容元件;供电单元具有电源转换功能为其他单元供电;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处理雷达前端单元输出的中频信号,判断感应范围内是否有运动目标;联网单元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以及不同传感器之间的信息传输,实现雷达传感器的组网功能。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于智慧照明、智能安防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普勒雷达传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化、自组网多普勒雷达传感器。
背景技术
多普勒雷达是一种以多普勒频移为原理的运动目标检测装置,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全天候、全天时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智慧照明、智能安防、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
传统的多普勒雷达传感器多采用分立器件搭建而成,由于分立器件参数的限制,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此外由于高频电路易受干扰,设计人员往往采用射频前端与基带电路分离的设计,并且雷达前端部分需要外加金属屏蔽罩,导致多普勒雷达在体积和价格上都不具备优势,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场景。此外受雷达传感器受高频电磁波信号发射功率以及天线形式的限制,单个雷达传感器的探测范围有限,很难满足长距离、大范围感应需求的场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多普勒雷达传感器一致性差、体积过大以及结构复杂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一致性高、体积小、成本低并且具有自组网功能的小型化、自组网多普勒雷达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化、自组网多普勒雷达传感器,设有雷达前端单元、供电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联网单元,雷达前端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与联网单元电连接,供电单元分别与雷达前端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联网单元电连接;
雷达前端单元包括基于多普勒频移原理的雷达芯片、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的收发天线以及芯片周边阻容元件;
供电单元具有电源转换功能为其他单元供电;
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处理雷达前端单元输出的中频信号,判断感应范围内是否有运动目标;
联网单元用于输出控制信号以及不同传感器之间的信息传输,实现雷达传感器的组网功能。
优选地,雷达前端单元、供电单元以及信号处理单元位于同一块电路板上,共同组成传感器的雷达感应模块。
优选地,收发天线为圆极化微带天线,通过微带线与雷达芯片的收发管脚直接相连。
优选地,收发天线与雷达芯片位于雷达感应模块的正面,雷达感应模块的背面设有微带天线的反射地板。
优选地,雷达芯片位于雷达感应模块中心,收发天线在雷达芯片两侧对称分布,收发天线为菱形贴片天线。
优选地,联网单元为独立的具有联网功能的信息传输模块,信息传输模块采用的通信技术是蓝牙、WiFi和ZigBee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信息传输模块放置在雷达感应模块的反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并实现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雷达芯片方案,简化了系统结构,解决了传统多普勒雷达传感器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多普勒雷达的一致性以及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将雷达芯片、收发天线、供电单元以及信号处理单元放置在同一块电路板上组成完整的雷达感应模块,极大的减小了雷达传感器的体积;同时联网模块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设在雷达感应模块的反面,联网模块和雷达感应模块重叠放置可有效减小传感器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富奥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富奥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17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条形多孔显影液喷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