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分子材料垃圾袋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18335.6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5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田甜;陈震;郭治;李新露;段志伟;刘一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李晓星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材料 垃圾袋 | ||
一种高分子材料垃圾袋,解决了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垃圾袋在使用时,装垃圾处的底部易损坏,导致垃圾与液体混合,使得垃圾易腐臭,不利于使用的问题,其包括通孔、紧固机构和辅助连接带,所述垃圾袋的外侧设置有外袋体,外袋体顶端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手提带,外袋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袋体,内袋体与外袋体之间设置有侧腔,内袋体的底端设置有弧形底,弧形底的底部设置有紧固机构,外袋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储液腔,紧固机构包括第一弧形带和第二弧形带,第一弧形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带,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使得垃圾袋在使用时,垃圾与液体分离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从而避免垃圾固液混合在一起易腐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袋,具体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垃圾袋。
背景技术
垃圾袋,顾名思义是装垃圾的袋子,小小一个袋子,却给千家万户带来不小的方便,更是为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甚至有利于垃圾回收分类,为了使得垃圾袋具有较好的性能,会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
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垃圾袋在使用时,装垃圾处的底部易损坏,导致垃圾与液体混合,使得垃圾易腐臭,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垃圾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垃圾袋在使用时,装垃圾处的底部易损坏,导致垃圾与液体混合,使得垃圾易腐臭,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外袋体、手提带、内袋体、侧腔、弧形底、通孔、紧固机构、储液腔和辅助连接带,所述垃圾袋的外侧设置有外袋体,外袋体顶端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手提带,外袋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袋体,内袋体与外袋体之间设置有侧腔,内袋体的底端设置有弧形底,弧形底的底部设置有紧固机构,外袋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储液腔,紧固机构包括第一弧形带和第二弧形带,第一弧形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带。
优选的,所述弧形底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内袋体的两侧均通过辅助连接带与外袋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带和第二弧形带的两端分别与外袋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带和第二弧形带呈垂直布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垃圾放置在内袋体的内部,放置在内袋体内部的垃圾中的液体会经弧形底上开设的通孔流向储液腔,在存储垃圾时,通过设置的辅助连接带可提高内袋体的强度,防止内袋体破开,同时设置的第一弧形带和第二弧形带可对弧形底进行支撑,防止弧形底破损使得垃圾进入到储液腔内,使得垃圾袋在使用时,垃圾与液体分离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从而避免垃圾固液混合在一起易腐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紧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2、外袋体;3、手提带;4、内袋体;5、侧腔;6、弧形底;7、通孔;8、紧固机构;9、储液腔;10、辅助连接带;11、第一弧形带;12、第二弧形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18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粒自动取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高耐腐抗震连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