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粒子植入导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20462.X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2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诺盛科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6/12 | 分类号: | A61M36/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珠***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子 植入 | ||
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粒子植入导针。包括植入导针和导管;所述导管上设有不同颜色相间排列的若干条纹;所述植入导针和导管套接,所述植入导针的长度大于导管的长度,所述植入导针可在导管中沿导管上下滑动,所述植入导针一端设有导针针头,所述导针针头为尖头状,所述植入导针另一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植入导针固定连接;提供了强度高、便于判断穿入深度、引导植入导针穿刺以配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枪置放粒子到达治疗位置的粒子植入导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粒子植入导针。
背景技术
粒子植入目前已经成为标准的肿瘤治疗手段,粒子植入时多采用粒子植入枪,而粒子植入枪使用时针管的长度不可伸缩,并且不易判断插入的深度,针管过长插入需要治疗的部位时容易产生误差,影响医护人员操作的精确度,造成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强度高、便于判断穿入深度、引导植入导针穿刺以配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枪置放粒子到达治疗位置的粒子植入导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植入导针和导管;所述导管上设有不同颜色相间排列的若干条纹;所述植入导针和导管套接,所述植入导针的长度大于导管的长度,所述植入导针可在导管中沿导管上下滑动,所述植入导针一端设有导针针头,所述导针针头为尖头状,所述植入导针另一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植入导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植入导针为管状实体。
优选的,所述把手为圆柱状,所述把手的一端设有矩形槽,所述把手外壁为凹面形状,所述把手外壁设有防滑凹槽。
优选的,所述导管一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径与导管内径一致,所述导管长度为18cm—22cm,所述导管外径为1mm-1.2mm,所述导管的内径为0.8mm-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导管与植入导针配合,增加强度,利于穿透皮肤到达预定的粒子植入位置;
2、导管上设有不同颜色相间排列的条纹,每个条纹具有一定的宽度,便于观察导管进入身体的深度,提高操作可行性和精确度;
3、植入导针的长度大于导管的长度,便于露出导针针头锋利部,使用时,导管上的连接杆与植入导针的把手接触,一同准确到达治疗位置;
4、引用导管便于将植入导针抽出后与放射性粒子植入枪进行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粒子植入导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粒子植入导针的植入导针和导管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3为粒子植入导针的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管;2、条纹;3连接杆;4、植入导针;5、导针针头;6、把手;7、矩形槽;8、防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诺盛科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诺盛科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204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支撑型纤维织物风管单元
- 下一篇:一种三腔式污水提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