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料罐均压煤气全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23776.5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6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程慧静;刘强;宋沈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B7/20 | 分类号: | C21B7/20;C21B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料 罐均压 煤气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炉料罐均压煤气全回收系统,属于煤气净化回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高炉料罐、一次均压管道及阀门、二次均压管道及阀门、自然放散管道及除尘、煤气回收管道及阀门、氮气安全保护管道及阀门、煤气回收管路、真空罐和真空泵。高炉料罐通过管道与旋风除尘器入口连接,旋风除尘的出口分别连接一次均压管道、自然放散管道和煤气回收管道。在煤气回收管道上安装煤气回收除尘器,煤气除尘器底部安装有卸灰阀,煤气除尘器出口连接真空罐和真空泵。该系统能够达到100%全回收均压煤气,实现煤气无污染排放,循环利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净化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炉料罐均压煤气全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的高炉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要不断的将矿石、焦炭等原燃料装入炉顶的料罐,再通过炉顶装料设备间歇性地将原燃料装入炉内,进行还原冶炼过程,得到合格的铁水。炉顶装料设备周期性地进行开上密阀、受料、关上密阀、均压、开下密阀、布料、关下密阀,料罐煤气放散等动作的执行。料罐在排料过程中,高炉内的脏煤气会进入到料罐内,导致料罐内均压煤气的含尘量增大,直接放散污染环境。
目前,大部分企业没有对均压煤气进行回收操作,而是简单净化后对空排放。料罐内的均压煤气和高炉内的部分脏煤气混合后通过旋风除尘器和消音器,直接排入大气,对环境产生污染。由于旋风除尘器只能除去煤气中一部分较大直径颗粒的粉尘,其余的粉尘都随着放散煤气直接排入了大气中,并且高炉煤气为含有大量CO和少量H2、CH4等有毒、可燃物的混合气体,这对大气环境尤其是高炉生产区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也白白浪费了这部分煤气能源。
单座高炉每天料罐放散约300次,高炉炉顶料罐每小时约放散15次,即每天约放散360次。我国2018年铁水产量为7.71亿吨(9.28亿粗钢),按吨铁放散煤气量6Nm3计算,年均压煤气放散量达46亿立方米左右,如此多的煤气排入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浪费大量能源,未回收均压煤气的经济损失高达4.6亿人民币(高炉煤气单价按0.10元/Nm3计算)。虽然料罐均压煤气是间断、周期性地进行放散,但合理回收该部分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高炉料罐均压煤气回收技术存在回收效率低,对煤气官网干扰大,实施的半回收和引射全回收方式都没有大量的推广。半回收方式是将料罐中的高炉脏煤气经回收除尘器及阀门送至净煤气管网,煤气回收量约为50%~65%,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引射全回收方式是在回收管道上增加引射器,将料罐内剩余的煤气引射至回收管网,以此增加回收的煤气量,但其回收过程对管网压力冲击较大,引射器效率低,回收时间长。抽风式料罐均压煤气全回收方式由于安全性差,密封性差,风机抽力小,回收时间长,无法满足料罐煤气回收的工艺要求,企业完全不认可该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炉料罐均压煤气全回收系统,用以全部回收炉顶料罐的均压煤气,避免半回收方式将料罐均压煤气对空部分排放和引射全回收方式对煤气官网冲击大、效率低的缺点,实现料罐均压煤气全部回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和能源浪费,回收煤气粉尘。
该系统包括高炉料罐、一次均压管道及阀门、二次均压管道及阀门、自然放散管道及除尘、煤气回收管道及阀门、氮气安全保护管道及阀门、煤气回收管路、真空罐和真空泵;高炉料罐通过管道与旋风除尘器入口连接,旋风除尘器的出口分别连接一次均压管道、自然放散管道和煤气回收管道,在煤气回收管道上安装煤气回收除尘器,煤气除尘器底部安装卸灰阀,煤气除尘器出口连接真空罐和真空泵。
其中,高炉料罐和旋风除尘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粉尘回收液动阀门,高炉料罐和粉尘回收液动阀门之间的管道上接入二次均压管道,二次均压管道末端连接二次均压氮气罐,二次均压管道上设置二次均压阀门。
一次均压管道末端连接一次煤气均压总管,旋风除尘器和一次煤气均压总管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一次均压电动盲板阀A、一次均压液动阀门和一次均压电动盲板阀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237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式种植槽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种交通智能监控报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