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去除养殖池沉积物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25505.3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9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钟传明;沈美雄;叶翚;钟国龙;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去除 养殖 沉积物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快速去除养殖池沉积物的机构,它包括聚污池以及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呈左右向延伸布设于聚污池下方,排污通道上设有与排污通道延伸方向一致并与聚污池底部互通的缝隙,排污通道左端延伸至外界形成排污口;聚污池的底面为由侧边向缝隙倾斜的斜面;聚污池底部内还设有与养殖池底部互通的通道。采用聚污池暂存养殖用水和粪便等沉积物,能够实现粪便等沉积物的集中、聚集浓缩(暂留在排污通道),并完成快速排放(仅排出少量的养殖用水),达到节水减排、节能降耗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建池结构或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快速去除养殖池沉积物的机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养殖池例如鳗鱼、对虾等集约化养殖池中粪便等沉积物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将鳗鱼、对虾等养殖池底部的排污孔与外界接通进行直排,将粪便等沉积物排放,该过程会有大量的养殖用水一同排除,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快速去除养殖池沉积物的机构,能够对养殖池粪便等沉积物排放提供缓冲空间,将粪便等沉积物集中、浓缩,实现粪便等沉积物的快速排放以及养殖用水的循环使用,大量减少池塘水的外排,达到节水减排、节能降耗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快速去除养殖池沉积物的机构,它包括聚污池1以及排污通道2,
所述排污通道2呈左右向延伸布设于聚污池1下方,排污通道2上设有与排污通道2延伸方向一致并与聚污池1底部互通的缝隙3,排污通道2一端延伸至外界形成排污口4;
聚污池1的底面为由侧边向缝隙3倾斜的斜面11;
聚污池1底部内还设有与养殖池7底部互通的通道5。
通过在养殖池旁边建造内循环池塘,即聚污池(附属池或聚污箱或卫生间,下称“聚污池”),形成“养殖池+聚污池”的池塘内循环;在聚污池中设计一种快速去除养殖池粪便的机构,从而在少量排水的情况下、达到快速去除鱼粪或虾便等作用。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增加了聚污池,能够暂存养殖用水和粪便等沉积物,能够实现粪便等沉积物的集中、聚集浓缩(暂留在排污通道2),并完成快速排放(仅排出少量的养殖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和养殖池联通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聚污池、11斜面、2排污通道、3缝隙、4排污口、5通道、6 分割板、7养殖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快速去除养殖池粪便的机构,它包括聚污池1以及排污通道2,
所述排污通道2呈左右向延伸、布设于聚污池1下方,排污通道2上设有与排污通道2延伸方向一致并与聚污池1底部互通的缝隙3,排污通道2一端(图 1中的左端)延伸至外界形成排污口4;
聚污池1的底面为由侧边向缝隙3倾斜的斜面11。一般而言,排污通道2位于聚污池1下方的中部位置,所以聚污池1的底面截面呈“V”字型。
聚污池1底部内还设有与养殖池7底部互通的通道5。
所述排污通道2的排污口4处设有控制排污通道2是否排放的开关结构。这里的开关结构可以是水阀(电动或手动)或者直接为插管。
所述排污通道2的从左到右口径不变,也可以将排污通道2的口径从左到右渐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255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加工用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够去除有害气体的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