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流体机械领域的旋转耐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25545.8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9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中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18 | 分类号: | F17D3/18;F16N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流体 机械 领域 旋转 耐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流体机械领域的旋转耐磨结构,包括顶盖、旋转体、底座,依次间隔开排列在管道内部。顶盖和旋转体上设有球体固定套和圆球。旋转体外壁设有旋转叶片,顶部中心设有圆柱形小孔。底座顶端的中心处也设有圆柱形小孔,底座外沿设有导流叶片。所述的两个圆柱形小孔内分别插有圆柱形支柱,两个圆柱形支柱的另一端分别插入顶盖和旋转体的球体固定套内部。本机械结构在长时间工作下仍能呈现几乎无磨损状态;本结构通用性强,几乎能应用于当前流体机械领域的所有旋转结构;本结构利用流体润滑与滚动摩擦结合,降低磨损的同时,提高了机械结构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结构,具体是一种应用于流体机械领域的旋转耐磨结构。
背景技术
利用流体冲击叶片带动机械结构旋转,通过检测旋转结构的转速进而测量流体流速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流体流量的检测。而该种旋转机械结构经常会处于高速旋转状态,长时间工作下导致接触面磨损严重,甚至结构偏心致使边壁也产生磨损,造成结构功能性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流体机械领域提供一种旋转耐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流体机械领域的旋转耐磨结构,包括顶盖、旋转体、底座,依次间隔开排列在管道内部;
所述的顶盖底部中心处设有圆柱形槽A,在圆柱形槽A内设有圆筒形的球体固定套A;圆柱形槽A顶部设有与其一体的球体凹槽A,球体凹槽A处放置有圆球A,圆球A下端坐落在球体固定套A上,由球体固定套A和球体凹槽A共同将其夹持住;
所述的旋转体外壁设有旋转叶片,顶部中心设有圆柱形小孔A,底部设有朝下的圆柱形槽B,在圆柱形槽B内设有圆筒形的球体固定套B;圆柱形槽B顶部设有与其一体的球体凹槽B,球体凹槽B处放置有圆球B,圆球B下端坐落在球体固定套B上,由球体固定套B和球体凹槽B共同将其夹持住;
所述的底座外沿设有导流叶片,底座顶端的中心处设有圆柱形小孔B;
所述的旋转体顶端中心的圆柱形小孔A内插有圆柱形支柱A,顶在圆球A的底部,圆柱形支柱A的另一端插入球体固定套A内部,以此连接顶盖与旋转体;所述的底座顶端中心的圆柱形小孔B内插有圆柱形支柱B,顶在圆球B的底部;圆柱形支柱B的另一端插入球体固定套B内部,以此连接底座与旋转体。
所述的顶盖为镂空式饼型。
所述的底座的圆柱形小孔B外围设有具有扭曲角度的导流弧面。
所述的圆柱形支柱A与球体固定套A之间留有间隙A。
所述的圆柱形支柱B与球体固定套B之间留有间隙B。
所述的旋转体的顶部为锥形的斜面。
所述的圆球A、圆球B的表面,以及圆柱形支柱A、圆柱形支柱B的表面均镀有耐磨涂层。
所述的耐磨涂层为陶瓷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异效果是:
1.机械结构在长时间工作下仍能呈现几乎无磨损状态;
2.结构通用性强,几乎能应用于当前流体机械领域的所有旋转结构;
3.利用流体润滑与滚动摩擦结合,降低磨损的同时,提高了机械结构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1-2是图1中去除部分零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在管道内的俯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在管道内的底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中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中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25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铺设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组装的微差压变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