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斜度嵌岩桩基施工平台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28382.9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3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龙;林松林;郑晓彬;杨晨辉;臧洪帅;隋晋;邢志强;冯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0 | 分类号: | E02D13/00;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大连瑞博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59 | 代理人: | 杨迪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度 桩基 施工 平台 辅助工具 | ||
一种大斜度嵌岩桩基施工平台辅助工具,涉及海上风电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桁架结构、平台面板、钢平台栏杆;所述桁架结构包括整体框架、用于加固支撑整体框架的加固杆件、承重梁,所述整体框架底部为连接杆满焊组成的外大内小两个正八边形,顶部边框为连接杆满焊组成正方形;所述加固杆件包括多个满焊于顶部与底部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承重梁焊接于桁架结构底部,呈X型分布,桁架结构整体通过承重梁架设在四根钢管桩顶部;所述平台面板满铺于整体框架的顶部;所述钢平台栏杆焊接于平台面板四周。本实用新型结构承重能力强,安全稳定,且结构整体可反复拆卸安装,使用方便,实施效果优异,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投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电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斜度嵌岩桩基施工平台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海上风电项目高桩承台基础是常见的基础形式,但海上风电现场远离陆地,各风机基础间相距较远,单个机位嵌岩桩基础施工的每个工序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船机设备,嵌岩桩施工作为整个工程工期的关键性线路,机械设备及人员频繁变动不利于嵌岩桩施工有序开展。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船机资源,在此情况下,需要保证嵌岩桩施工更加高效、便捷,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机械设备变动及减少船机资源的使用,需制作辅助工具完成嵌岩桩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单个机位嵌岩桩施工数量多、效率低且船机资源占用量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斜度嵌岩桩基施工平台辅助工具,采用该辅助工具可以提高嵌岩桩施工效率,减少船机资源投入及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斜度嵌岩桩基施工平台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结构、平台面板、钢平台栏杆;所述桁架结构包括整体框架、用于加固支撑整体框架的加固杆件、承重梁,所述整体框架底部为连接杆满焊组成的外大内小两个正八边形,顶部边框为连接杆满焊组成正方形,顶部中心为连接杆满焊组成与底部相同的两个正八边形,顶部边角与底部边角之间由多个连接杆满焊相连,所述外大内小两个正八边形之间均匀设有六个圆孔;所述加固杆件包括多个满焊于顶部与底部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承重梁焊接于桁架结构底部,呈X型分布,桁架结构整体通过承重梁架设在四根钢管桩顶部;所述平台面板满铺于整体框架的顶部;所述钢平台栏杆焊接于平台面板四周。
所述连接杆为直径300mm、壁厚10mm的无缝钢管,所述支撑杆为直径200mm、壁厚10mm的无缝钢管。
所述整体框架高3.5m,顶部正方形边长为18m,底部正八边形边长为7.5m,组成所述整体框架的所有杆件的两端开口切平,通过环缝焊接形式组成桁架结构。
所述平台面板为尺寸18m*18m,厚10 mm钢板,在平台面板顶部安放集装箱、钻孔排渣箱及发电机。
所述钢平台栏杆由高1.2m 10型钢立柱、四分钢管扶手及φ12圆钢组成,栏杆设立在面板边缘向内延伸100mm处。
所述承重梁为4根,单根为双拼H45型钢承重梁杆件,最小长度为6m,承重梁架设在钢管桩桩顶中心位置,并做加固限位措施,并确保圆孔中心与钢管桩桩顶中心上方位置相对应。
所述圆孔直径为2.5m,根据圆孔的位置安放嵌岩钻机,使钻杆位于圆孔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283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通风设备用单片风叶
- 下一篇:一种平滑门镜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