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淡水养殖水面种植蔬菜的新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29934.8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9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之;朱文东;朱文彬;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之;朱文东;朱文彬;朱树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31/02;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城市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 养殖 水面 种植 蔬菜 新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淡水养殖水面种植蔬菜的新型装置,包括水面浮床和栽培钵两部分。水面浮床是由浮床立柱、浮床片、固定管材及固定环构成,能承载育苗基质和生长中蔬菜的重量。安装时先固定浮床立柱,然后将浮床片用固定绳相互系牢,并固定在固定管材上,固定管材通过固定环与浮床立柱相衔接,确保浮床在水面形成稳定的载体平台。栽培钵呈口杯形状,底部设有根须孔,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直径与浮床片定植穴的内径相配套,按照蔬菜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分为水生或湿生蔬菜栽培钵和中生蔬菜栽培钵,中生蔬菜栽培钵比水生或湿生蔬菜栽培钵高大。选用基质育苗,育成后将带有蔬菜秧苗的栽培钵按放在浮床的定植穴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植物的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在淡水水面种植中生植物、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配套设备。
背景技术
水面种植蔬菜,能充分利用淡水养殖水面,增加耕地面积,有效改善水质,有利于鱼虾等水产品养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是一举多得的好项目。现有水面种植蔬菜,通常采用水面浮床种植湿生蔬菜和水生蔬菜,例如,申请(专利)号:CN201220661257.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了“一种用于水生植物水上种植的浮岛载体”其通过在浮床上种植水生花卉或者水生蔬菜。此种通过普通浮岛载体种植蔬菜的方式存在着缺陷,根据蔬菜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它只能种植水生蔬菜和部分湿生蔬菜,对占蔬菜品种60%以上的中生蔬菜不能种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水面浮床种植蔬菜,只能种植水生蔬菜和部分湿生蔬菜,对中生蔬菜不能种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增强浮床的浮力,并配套相应的中生蔬菜栽培钵、水生或湿生蔬菜栽培钵的装置,而完成能在水面种植绝大部蔬菜品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淡水养殖水面种植蔬菜的新型装置,包括水面浮床和栽培钵。水面浮床是由浮床立柱、浮床片、固定管材及固定环构成,用固定绳索将浮床片相互系牢,并固定在浮床两侧的固定管材位上,固定管材通过固定环与浮床立柱相连,形成稳定的水上载体平台。为了便于蔬菜的管理和采收,浮床宽度一般设在1.0-1.5米,长度依照水面而定。栽培钵的直径与浮床片定植穴的内径相匹配,按照栽培蔬菜对水分的要求,分为中生蔬菜栽培钵和水生或湿生蔬菜栽培钵。在大田苗畦集中摆放栽培钵,在栽培钵中装入育苗基质,然后进行播种育苗,或者把育好的蔬菜秧苗直接移栽到装有育苗基质的栽培钵中。将带有健壮秧苗的栽培钵按放在浮床的定植穴内。
上述的在淡水养殖水面种植蔬菜的新型装置,所述浮床立柱一般选用长度 3-4米,直径40-45毫米,厚度3-3.5毫米的镀锌防锈钢管;或者就地取材选用粗细均匀的直径45-50毫米的木棍取代。
上述的在淡水养殖水面种植蔬菜的新型装置,所述浮床片是由塑料制成的中空密闭的方块,长宽度相等,一般40-50厘米,厚度7-9厘米,形成的浮力能足够支撑栽培钵中的育苗基质和生长中的蔬菜的重量。方块上设有布局均匀的4 个直径为65-85毫米相同的定植穴,方块四边的中间位置设有用来固定浮床片的固定孔。
上述的在淡水养殖水面种植蔬菜的新型装置,所述固定管材一般选用直径 32毫米或者40毫米的PVC轻质管材,长度根据水面情况,选择4-8米规格的。管材的两端连接在立柱上的固定环上,保证随着水位高低的变化,浮床能上下移动。
上述的在淡水养殖水面种植蔬菜的新型装置,所述水生或湿生蔬菜栽培钵呈口杯状,是由聚乙烯材料制成,壁厚0.8-2.0毫米,高度120-150毫米,直径须与浮床片定植穴内径相配匹,口径比定植穴直径大8-12毫米。在其底部设有多个直径8-12毫米的根须孔。
上述的在淡水养殖水面种植蔬菜的新型装置,所述中生蔬菜栽培钵也呈口杯形状,由聚乙烯材料制成,它由高度相等的上下两个圆柱体衔接而成,总高度 200-300毫米,壁厚1.0-2.5毫米,其上部的直径比下部直径大8-12毫米,且位于浮床片之上;其下部的直径与浮床片定植穴内径相配匹。在其底部设有多个直径8-12毫米的根须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之;朱文东;朱文彬;朱树,未经陈红之;朱文东;朱文彬;朱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29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醚酰亚胺镀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修工具清洗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