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复位式无针加药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30513.7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9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贺星;晋风云;王楚康;黄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J1/20;A61M3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卢艳民 |
地址: | 2018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复位 式无针加药 密封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复位式无针加药密封件,密封件的底端向上开设有锥形管安装槽,密封件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缝,密封缝的底端与所述锥形管安装槽相连;锥形管安装槽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环形卡圈;密封件的外壁面由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圆柱面、第一斜锥面、第二圆柱面、第三圆柱面、第二斜锥面和密封卡圈组成,第一斜锥面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第二斜锥面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第一圆柱面的直径、第二圆柱面的直径和第三圆柱面的直径依次增大;第二斜锥面和密封卡圈的顶端之间形成缺口;密封缝在自然状态下闭合。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复位式无针加药密封件,阻力小,可以达到快速复位效果,避免漏液以及藏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复位式无针加药密封件。
背景技术
随着静脉输液急速的发展,无针密闭输液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临床,无针输液指的是不需要穿刺可以反复向输液管路输送或者抽取液体的一类器械,采用无针加药接头为输液提供流道和注射口。目前无针加药接头大多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同时密闭性较差,以及无法消除接头内残余药液,给患者带来在输液过程中指数级受感染的几率。
请参阅图1,无针加药接头一般包括螺口底座接头、密封件2'和外壳3',螺口底座接头的上部是锥形管11',密封件2'设置在外壳3'内,锥形管11'插入在密封件2'内,在目前适用于无针加药接头的密封件2',复位慢甚至不能有效复位,这样密封件2'的顶端与外壳3'的顶端之间会存在高度差,形成台阶4',细菌容易藏于台阶处,消毒困难,导致漏液和藏菌等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改善无针加药接头的密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复位式无针加药密封件,阻力小,可以达到快速复位效果,避免漏液以及藏菌。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复位式无针加药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底端向上开设有锥形管安装槽,所述密封件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缝,所述密封缝的底端与所述锥形管安装槽相连;
所述锥形管安装槽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环形卡圈;
所述密封件的外壁面由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圆柱面、第一斜锥面、第二圆柱面、第三圆柱面、第二斜锥面和密封卡圈组成,所述第一斜锥面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二斜锥面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圆柱面的直径、第二圆柱面的直径和第三圆柱面的直径依次增大;
所述第二斜锥面和密封卡圈的顶端之间形成缺口;
所述密封缝在自然状态下闭合。
上述的一种快速复位式无针加药密封件,其中,所述第二斜锥面为缺口斜面,所述密封卡圈的顶端面为缺口平面,所述缺口斜面和缺口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65度。
上述的一种快速复位式无针加药密封件,其中,所述密封件采用弹性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复位式无针加药密封件,阻力小,可以达到快速复位效果,避免漏液以及藏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密封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复位式无针加药密封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复位式无针加药密封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复位式无针加药密封件的使用状态图(分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05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级密封式阻菌无针加药接头
- 下一篇:一种装箱机用双通道平移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