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泄灰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34675.8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1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春;张现海;谢家腾;刘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浩悦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42 | 分类号: | F27B7/42;F27B7/20;F23J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乐俊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窑泄灰 观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窑泄灰观测装置,设置于回转窑窑头迷宫密封板下端所在位,包括固定设置于回转窑窑头迷宫密封板下方区域的泄灰漏斗,所述的泄灰漏斗与窑头联通,泄灰漏斗的侧面开设观察孔,所述的观察孔开设置于泄灰漏斗中上部,观察孔下侧铰接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上翻完全覆盖所述的观察孔,观察孔上侧设置紧锁销,泄灰漏斗的下料口设置抽拉挡灰板,所述的抽拉挡灰板紧贴泄灰漏斗的下料口。该装置不仅可以及时清理灰渣,而且还能通过设置的观察孔观察飞灰的状态,从而推断设备内部的运行状况,为提高回转窑系统连续运行时间提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窑泄灰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回转窑窑头的迷宫密封板为一环形迷宫结构,回转窑筒体在相对窑头做转动时,焚烧飞灰会因窑头与回转窑筒体前端的耐材结构及迷宫密封板的作用,不会从鱼鳞密封片处漏出。但当回转窑经长期运行后,回转窑筒体及窑头的本身及耐材会有不同程度的侵蚀,部分飞灰会进入迷宫密封板内,并在其下端堆积,导致迷宫密封板变形及鱼鳞密封片处一直漏灰。严重会导致迷宫板及鱼鳞密封片脱落变形,影响回转窑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窑泄灰观测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及时清理堆积的飞灰,而且还能通过装置上的观察孔,观察设备内部迷宫板及前端进料系统冷却水套的运行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回转窑泄灰观测装置,设置于回转窑窑头迷宫板下端,包括设置于迷宫板下方区域的泄灰漏斗,所述的泄灰漏斗与窑头迷宫板联通,泄灰漏斗的正面开设观察孔,位于泄灰漏斗中上部,观察孔下侧铰接有盖板,所述的盖板上翻完全覆盖所述的观察孔,观察孔上侧设置紧锁销,泄灰漏斗的下端设置抽拉挡灰板,所述的抽拉挡灰板用于卸灰。
进一步的,所述的泄灰漏斗与窑头迷宫板下方接口焊接固定。
再进一步的,泄灰漏斗的下料口设置抽拉槽,所述的抽拉挡灰板插置于所述的抽拉槽中且沿抽拉槽可来回移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窑头与泄灰漏斗竖向的角度小于30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一.打开抽拉挡灰板随时清灰,保证迷宫板内飞灰无堆积;
二.通过观察孔观察迷宫板运行状态;
三.通过观察孔观察进料系统的冷却水套是否渗漏;
四.观察孔的孔门设计为向外下翻铰接式,降低发生烫伤风险;
五.结构简单,可单人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于一种回转窑上的侧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另一种回转窑上的主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回转窑上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回转窑上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浩悦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浩悦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4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光色彩交互组件以及灯光色彩交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备防漏结构的环保餐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