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34946.X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7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高照阳;吴志威;吴紫红;高圣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A62B5/00;G08B1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项磊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消防 应急 救助 装置 | ||
1.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包括传感监测模块、定位模块、通信模块、现场监控模块、显示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蓄电池(12)和控制箱(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能源供电模块和应急救助模块,所述应急救助模块包括应急救助工具储送模块和应急救助工具获取腔室,所述应急救助工具获取腔室位于所述控制箱(4)下部并设有位于所述控制箱(4)前面的箱门(2),所述应急救助工具获取腔室上方设有封闭式的应急救助工具储送模块腔室以容纳所述应急救助工具储送模块,所述应急救助工具储送模块包括应急救助工具(8)、储送机构(15)和驱动所述储送机构(15)的电机(10),所述应急救助工具获取腔室顶部设有连通所述应急救助工具储送模块腔室的出物口(14),所述储送机构(15)上放置有所述应急救助工具(8)并能向所述出物口(14)输送所述应急救助工具(8),所述电机(10)受所述现场监控模块控制,蓄电池(12)连接到清洁能源供电模块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送机构(15)是弹簧式储送机构,包括安装板(5)和弹簧(18),所述应急救助工具储送模块腔室的底部垂直固定有所述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朝所述出物口(14)一侧转动安装有所述弹簧(18)而另一侧安装有所述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与所述弹簧(18)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应急救助工具(8)设置于所述弹簧(18)的相邻两圈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应急救助工具储送模块腔室的底部的侧挡板(19),所述侧挡板(19)对称设置在所述弹簧(18)两侧挡在所述应急救助工具(8)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送机构(15)是履带式储送机构,包括输送履带(20)、主动辊(22)、从动辊(21)和托块,所述输送履带(20)缠绕在所述主动辊(22)和所述从动辊(21)之间,所述主动辊(22)和所述从动辊(21)均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应急救助工具储送模块腔室的底部,所述电机(10)安装于所述应急救助工具储送模块腔室的底部,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到所述主动辊(22),所述输送履带(20)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出物口(14),所述托块固定在所述应急救助工具储送模块腔室的底部并位于所述输送履带(20)两侧,所述托块对所述应急救助工具(8)进行辅助承托。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救助工具(8)包括防烟面罩、自救呼吸器、逃生绳、防火服中的一种或数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的一侧与所述控制箱(4)的箱体通过电磁锁舌插接锁住而另一侧通过弹簧合页(3)与所述箱体铰接,所述电磁锁舌的开关受所述现场监控模块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监测模块连接有多个检测不同参数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自带定位功能,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烟雾探测器、火焰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气体探测器、亮度传感器和摄像头中的一种或数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能源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或风力发电机和电源控制器,清洁能源供电模块设置于房屋顶部通过电源控制器连接到所述蓄电池(12)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洁能源供电模块通过防爆电缆与所述蓄电池(12)连接,所述蓄电池(12)通过防爆电缆与现场监控模块连接供电,所述控制箱(4)的侧面开设有通入防爆电缆的电缆走线孔(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包括与智能移动终端模块无线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和有线连接到监控中心的上位机接口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现场监控模块有线连接,所述现场监控模块还有线连接到应急指示模块和应急照明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49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料机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警示标识装置及其土建施工用安全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