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物联网盒式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36202.1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3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江冲;陈钧;王文杰;王梓豪;曾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懒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4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刘丹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联网 盒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物联网盒式锁,属于锁具技术领域。该智能物联网盒式锁,包括锁体组件、锁定装置组件和控制装置,通过设置锁定装置组件和控制装置,并在锁定装置组件中设置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增强盒式锁的安全性,设置控制装置使此锁具有三种开启方式,第一种是锁上配有无源电子锁芯,通过钥匙与手机蓝牙连接,客户端登录服务器获取授权登录;第二种方式是锁体带有蓝牙功能,用户通过客户端扫描二维码,获取蓝牙信息与开锁权限后方可开锁;第三种方式是服务器远程发送开锁命令,智能物联网盒式锁通过数据收发装置接受命令实现开锁,从而使智能物联网盒式锁具有了可以进行权限管理安全性能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智能物联网盒式锁。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盒式锁为自身不带锁芯或简易锁芯,安全性能差,需另外配置挂锁实现安全防盗,并且现有现有的盒式锁缺少权限管理,在需要管理不同人员的开锁权限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物联网盒式锁,通过设置锁定装置组件和控制装置,并在锁定装置组件中设置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增强盒式锁的安全性,设置控制装置使此锁具有三种开启方式,第一种是锁上配有无源电子锁芯,通过钥匙与客户端蓝牙连接,客户端登录服务器获取授权登录,此种方式应用场景可针对设备箱内无法提供电源或设备箱所在区域临时断电了,此种方式作为临时应急开启;第二种方式是锁体带有蓝牙功能,用户通过客户端扫描二维码,获取蓝牙信息与开锁权限后方可开锁;第三种方式是服务器远程发送开锁命令,智能物联网盒式锁通过数据收发装置接受命令实现开锁,解决了目前盒式锁存在的安全性能差和缺少权限管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智能物联网盒式锁,包括锁体组件、锁定装置组件和控制装置。
锁体组件包括锁盒、二维码标签和盖板,所述二维码标签设置于所述锁盒的表面一侧,所述盖板通过转轴与所述锁盒的一侧转动连接;
锁定装置组件包括第一锁定装置、第二锁定装置和解锁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和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所述锁盒的内部一侧,所述解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锁芯、滑块、齿销、第二锁定装置壳体和连接柱,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壳体的表面一侧开设有孔位,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壳体的表面另一侧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连接柱安装于所述齿销的一侧表面,所述滑块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滑块从设置于所述第四凹槽的内部,所述齿销和第二锁定装置壳体的内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接触,所述齿销的内壁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锁芯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齿销的内部,所述锁芯的另一端通过卡簧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壳体连接,所述锁芯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分别设置于所述锁芯的内部两侧,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第一锁定装置壳体、电磁铁、第一弹性件和锁扣,所述电磁铁、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锁扣自上而下设置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壳体的内部,所述锁扣的一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锁扣的一端外壁与所述孔位的内壁接触,所述解锁装置包括把手、锁栓和锁舌,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壳体的一侧,所述把手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锁栓的一端连接,所述锁栓的一另端贯通所述锁盒与所述锁舌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CB电路板、数据收发装置、钥匙、控制芯片、客户端、服务器和蓝牙模块,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锁盒的内部另一侧,所述数据收发装置、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蓝牙模块分别置于所述PCB电路板上,所述钥匙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锁芯的一侧,所述客户端分别与所述钥匙和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数据收发装置通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柱安装于远离所述齿销轴心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滑块的外壁与所述第四凹槽的外壁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滑块的顶部形状与所述孔位的形状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懒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懒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6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抗菌面料
- 下一篇:连铸引流砂定量给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