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载机驾驶室前立柱异型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37667.9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5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刘元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力异型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16 | 分类号: | E02F9/16;B62D33/06;B62D25/04;F16S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载 驾驶室 立柱 异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载机驾驶室前立柱异型管,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冷弯成型机一次折弯成型,所述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左上方弯折148°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右上方弯折93°延伸形成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向右方弯折118°延伸形成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垂直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五连接部延伸与第六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六连接部为S型,且其后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经冷弯成型后焊接的工艺,可以精确控制异型管的尺寸精度公差,从而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同时可提高驾驶室前立柱的抗震性能、支撑强度以及外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驾驶室前立柱异型管。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机械,装载机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受震动较大且驾驶室存在高空落物危险,传统装载机驾驶室前立柱制造工艺繁琐,焊接工作量较大,且驾驶室整体前立柱抗弯矩、抗扭矩强度低,棱角、棱边较多外观质量较差,这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待改进。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抗震性能好、便于驾驶室前立柱焊合、承载度高的装载机驾驶室前立柱异型管,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载机驾驶室前立柱异型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驾驶室前立柱抗震性能差、不易焊合、承载度差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载机驾驶室前立柱异型管,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装载机驾驶室前立柱异型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冷弯成型机一次折弯成型,所述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左上方弯折148°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右上方弯折93°延伸形成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向右方弯折118°延伸形成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垂直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五连接部延伸与第六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六连接部为S型,且其后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部与第五连接部连接处为圆弧顺滑过渡;所述第六连接部由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构成;所述连接部一与第五连接部呈90°设置,且两者连接处为圆弧顺滑过渡;所述连接部一垂直向下延伸形成连接部二,且两者连接处为圆弧顺滑过渡;所述连接部二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处为圆弧顺滑过渡连接。
所述本体的厚度为3mm。
所述第四连接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焊缝。
所述圆弧半径为6.5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装载机驾驶室前立柱异型管,经冷弯成型后焊接的工艺,可以精确控制异型管的尺寸精度公差,从而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同时可提高驾驶室前立柱的抗震性能、支撑强度以及外观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驾驶室前立柱异形管的改进,具有抗震性能好、便于驾驶室前立柱焊合、承载强度高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第三连接部3、第四连接部4、第五连接部5、第六连接部6、连接部一7、连接部二8、焊缝9、圆弧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力异型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力异型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76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的整形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填充3D打印模型的结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