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插型不锈钢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38041.X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4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光;陈其;陈向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2 | 分类号: | F16L21/02;F16L41/08;F16L4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0141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插型 不锈钢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承插型不锈钢管件,用于连接相邻的第一管材和第二管材,或,对第一管材或第二管材的管端进行封堵;所述的第一管材、第二管材与所述不锈钢管件之间设有芯子连接件,所述的芯子连接件为管状,其临近管口的外侧管壁上套设有橡胶圈,且该橡胶圈与第一管材、第二管材和不锈钢管件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的不锈钢管件包括不锈钢管本体,所述不锈钢管本体临近芯子连接件的管口设置为扩口状结构供芯子连接件的管端插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临近芯子连接件的管口设置为扩口状结构,当芯子连接件的管端插入时,避免了不锈钢管件的管口刺伤套设在芯子连接件上的橡胶圈,进而确保了后续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承插型不锈钢管件。
背景技术
目前钢质管道的连接通常采用焊接和承插的连接方式,其中承插式管道连接方式以其便捷施工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管道工程项目所采用。承插式管道连接时通常采用橡胶圈进行密封,但是,在插口插入承口的过程中,承口的口缘容易对套设在插口外壁上的橡胶圈造成损伤,使得密封的效果变差,极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渗漏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的手段予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承插型不锈钢管件,避免承口对套设在插口外壁上的橡胶圈造成损伤,同时,提高承插连接的速度和密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承插型不锈钢管件,用于连接相邻的第一管材和第二管材,或,对第一管材或第二管材的管端进行封堵;所述的第一管材、第二管材与所述不锈钢管件之间设有芯子连接件,所述的芯子连接件为管状,其临近管口的外侧管壁上套设有橡胶圈,且该橡胶圈与第一管材、第二管材和不锈钢管件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的不锈钢管件包括不锈钢管本体,所述不锈钢管本体临近芯子连接件的管口设置为扩口状结构供芯子连接件的管端插入。
优选地,所述不锈钢本体临近芯子连接件的管口向外扩张形成一弯弧部,所述弯弧部的悬端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形部。
优选地,所述的环形部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凹缺部。
优选地,所述的凹缺部为半圆形缺口或三角形缺口。
优选地,所述的不锈钢管本体选自直接、90°弯头、45°弯头、正三通、异径直接、异径三通、过桥弯、管帽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插型不锈钢管件,通过将临近芯子连接件的管口设置为扩口状结构,当芯子连接件的管端插入时,避免了不锈钢管件的管口刺伤套设在芯子连接件上的橡胶圈,进而确保了后续的密封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将临近芯子连接件的管口设置成扩口状结构,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随着芯子连接件管端的逐渐插入,承口的口径逐渐变小,相比于传统的口径一致的承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管件与芯子连接件的插接安装更容易,且橡胶圈所发挥的过盈配合的效果更好,确保了较好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直接的不锈钢管件的示意图;
图2示出为图1中直接的不锈钢管件的端部示意图;
图3示出为基于图1中直接的不锈钢管件连接第一、第二管材的示意图;
图4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90°弯头的不锈钢管件的示意图;
图5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45°弯头的不锈钢管件的示意图;
图6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正三通的不锈钢管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80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双联双挂点独立双串导线悬垂绝缘子串
- 下一篇: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