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定子导线绕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38667.0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4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鹏;梁智明;胡波;左瑞;黄泽;张跃;张小俊;谢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H02K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定子 导线 绕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导线绕组,包括若干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交错排列的第一扁导线和第二扁导线,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扁导线和第二扁导线具有高向接触面,在高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扁导线和第二扁导线具有宽向接触面;在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高向接触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和/或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宽向接触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上述电机定子导线绕组能够有效地防止导线上下或左右错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定子导线绕组。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在先技术。
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将集中在导体表面流过(即集肤效应),会降低导体利用率,增大电阻损耗。为了削弱集肤效应,电机定子导线一般采用多股相互绝缘的扁导线并绕或叠绕而成。现有扁导线一般绕制排列方式如图3所示。此排列绕制方式在导线固化前容易错匝或散匝,影响导线尺寸及表面平整度,不利于主绝缘包扎及下线;同时也会导致运行时导线表面电场分布不均匀,容易形成场强集中点,增大主绝缘击穿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导线绕组,能够有效地防止导线上下或左右错匝。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导线绕组,其特征在于:
包括若干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交错排列的第一扁导线和第二扁导线,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扁导线和第二扁导线具有高向接触面,在高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扁导线和第二扁导线具有宽向接触面;
在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高向接触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和/或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宽向接触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第一扁导线和/或第二扁导线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呈具有倒角的矩形。
进一步地,当在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高向接触面不在同一平面上而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宽向接触面在同一平面上时,第一扁导线和第二扁导线等高不等宽。
进一步地,当在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高向接触面在同一平面上而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宽向接触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时,第一扁导线和第二扁导线等宽不等高。
进一步地,当在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高向接触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且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宽向接触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时,第一扁导线和第二扁导线既不等宽也不等高。
进一步地,第一扁导线和第二扁导线均为铜质扁导线。
进一步地,在宽度方向上交错排列有一组第一扁导线和第二扁导线,在高度方向上交错排列有四组第一扁导线和第二扁导线。
进一步地,第一扁导线和第二扁导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进一步地,第一扁导线和/或第二扁导线外包裹有绝缘层。
通过综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使用不同高度或不同宽度的扁导线交错排列绕制,将扁导线之间的缝隙错开,防止导线绕组固化前扁导线窜动;
2、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导线性能且不增加额外成本的前提下,该电机定子导线绕组可以有效防止扁导线上下或左右错匝现象,增加导线表面平整度,减小导线尺寸误差,使导线表面场强分布更加均匀,同时防止线圈下线过程中绝缘损伤,降低主绝缘击穿风险。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1中电机定子导线绕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电机定子导线绕组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电机定子导线绕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8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设计消音马桶
- 下一篇: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加工用自动螺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