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梯联动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2827.9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9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和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晨光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动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控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梯联动控制器,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实用性;还包括控制箱,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控制箱的前端设置有前开口,控制箱的左端内设置有两组合页,控制箱的左端与两组合页的右端连接,控制箱的前开口上设置有门,门的左端与两组合页的右端连接,控制箱的左端设置有穿线口,控制箱的左端与穿线口连接,控制箱内腔设置有两组升降调节架,控制箱内腔后端与两组升降调节架的后端连接,两组升降调节架上均设置有卡槽,并且两组卡槽上均可拆卸设置有连接架,两组连接架的前端设置有电器安装架,两组连接架的前端与电器安装架的后端连接,电器安装架上安装有多组控制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控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梯联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大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作为垂直交通工具的电梯不仅仅是人们代步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类物质文明的标志,电梯技术的发展水平体现了社会科学进步的程度,因此有效地改善电梯的客流调度及运输效果一直是国际电梯业所重视的课题之一,在多个电梯进行工作时,需要工作人员对电梯之间的联动进行控制,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低,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实用性的多梯联动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多梯联动控制器,还包括控制箱,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控制箱的前端设置有前开口,控制箱的左端内设置有两组合页,控制箱的左端与两组合页的右端连接,控制箱的前开口上设置有门,门的左端与两组合页的右端连接,控制箱的左端设置有穿线口,控制箱的左端与穿线口连接,控制箱内腔设置有两组升降调节架,控制箱内腔后端与两组升降调节架的后端连接,两组升降调节架上均设置有卡槽,并且两组卡槽上均可拆卸设置有连接架,两组连接架的前端设置有电器安装架,两组连接架的前端与电器安装架的后端连接,电器安装架上安装有多组控制电器,控制箱内腔后端设置有中央控制器,控制箱内腔后端与中央控制器的后端连接,多组控制电器和中央控制器均与外界控制设备连接,控制箱的底端设置有多组缓冲杆,控制箱的底端与多组缓冲杆的顶端连接,控制箱的底端设置有多组缓冲弹簧,控制箱的底端与多组缓冲弹簧的顶端连接,缓冲杆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底板,多组缓冲杆的底端均设置有底板,多组缓冲杆的底端分别与多组底板的顶端连接,多组控制电器和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端均穿过穿线口与多个电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多梯联动控制器,控制箱的底端设置有多组第一固定板,控制箱的底端与多组第一固定板的顶端连接,多组第一固定板的底端分别与多组缓冲杆的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多梯联动控制器,控制箱内腔顶端设置有固定杆,控制箱内腔顶端与固定杆的顶端连接,固定杆的底端设置有照明灯,固定杆的底端与照明灯的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多梯联动控制器,控制箱的右端设置有烘干器,控制箱的右端与烘干器的左端连接,烘干器的输出端设置有散热翅片,烘干器的输出端与散热翅片的右端连接,散热翅片的左端穿过控制箱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的多梯联动控制器,烘干器的底端设置有两组三角支撑板,烘干器的底端与两组三角支撑板的顶端连接,三角支撑板的左端与控制箱的右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多梯联动控制器,烘干器的顶端设置有三色灯,烘干器的顶端与三色灯的底端连接,烘干器与三色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多梯联动控制器,三色灯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三色灯的底端与第二固定板的顶端连接,第二固定板的底端与烘干器的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多梯联动控制器,门的前端设置有前开口,门的前开口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上设置有卡槽,并且玻璃板通过卡槽安装在观察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启动中央控制器和多组控制电器,之后再通过外界控制装置对多组电梯之间的联动进行控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和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和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2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导向标示牌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危重症患者护颈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