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科腔镜操作用新型引流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3352.5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3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齐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小宁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子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2 | 代理人: | 徐思波 |
地址: | 745100 甘肃省庆阳市庆***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腔镜操 作用 新型 引流 一体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科腔镜操作用新型引流一体化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的内底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蓄液箱,所述蓄液箱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和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蓄液箱的侧面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塞,所述第一进料口的内顶壁滑动连接有阻挡杆,所述第二进料口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有药液箱。该外科腔镜操作用新型引流一体化装置,通过设置柜体、第一进料口、滑槽、滑块、蓄液箱、进液管、出风管、真空泵、密封塞和阻挡杆,从而达到该外科腔镜操作用新型引流一体化装置具有引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外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科腔镜操作用新型引流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肝胆外科引流是将积存于体腔内胆汁、分泌液等引离原处从而排出体外,以防止在体腔或手术野内蓄积,继发压迫症状、感染或组织损害;通过观察引流情况还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
目前的引流设备只具备吸液的功能,导致吸液过后,受伤的内脏处处是伤痕,只能自己缓慢的恢复,增加了医疗护理的时间,不利于患者恢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外科腔镜操作用新型引流一体化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腔镜操作用新型引流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科腔镜操作用新型引流一体化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的内底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蓄液箱,所述蓄液箱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和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蓄液箱的侧面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塞,所述第一进料口的内顶壁滑动连接有阻挡杆,所述第二进料口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且抽液泵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托板。
优选地,所述蓄液箱的下表面与柜体的内底壁搭接,所述真空泵的下表面与柜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且柜体的侧面开设有与真空泵出气端同轴的孔。
优选地,所述蓄液箱的侧面底部开设有与密封塞相适配的出液孔,且密封塞的形状为凸字型。
优选地,所述药液箱的下表面嵌设有磁石,且药液箱的下表面与托板的上表面磁力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贯穿进液管的表面并延伸至进液管内壁与进液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的表面通过固定环与柜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科腔镜操作用新型引流一体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外科腔镜操作用新型引流一体化装置,通过设置柜体、第一进料口、滑槽、滑块、蓄液箱、进液管、出风管、真空泵、密封塞和阻挡杆,便于通过滑块更换蓄液箱,同时启动真空泵,使真空泵控制蓄液箱内部的压力,便于液体通过进液管进入到蓄液箱中,便于使进液管的一端与引流头连接,便于引流,从而达到该外科腔镜操作用新型引流一体化装置具有引流的效果。
2.该外科腔镜操作用新型引流一体化装置,通过设置药液箱、伸缩管、抽液泵、出液管和托板,便于通过药液箱装有药液或营养液,便于使抽液泵通过伸缩管抽取药液箱内部的液体并通过出液管注入到肝脏中,从而达到该外科腔镜操作用新型引流一体化装置具有对内脏进行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小宁,未经齐小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3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