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炼炉积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4149.X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1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林;王军;黄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菱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8 | 分类号: | F27B14/08;F27D1/18;F27D17/00;F27D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许驰 |
地址: | 61009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炼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炼炉积尘装置,包括炉盖、回转支架、启顶臂、油缸、烟道;回转支架的第一端与炉盖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回转支架的第二端与熔炼炉侧壁铰接;启顶臂的第一端与回转支架的第一端铰接;启顶臂的第二端与熔炼炉侧壁铰接;油缸安装在启顶臂下方,油缸的活塞杆与启顶臂的中部铰接;烟道布设在启顶臂内部,烟道的第一端与炉盖内部连通,烟道的第二端接入积尘处理通道;本实用新型将炉盖采用铰链机构安装在熔炼炉上,在不投料和出铁水时候,能够让炉盖最大限度与熔炼炉贴合,使得绝大部分的烟气通过烟道后被抽吸走,没有普通伞形集烟罩为满足加料需要的预留空间,使熔炼烟气不会出现弥漫时散失,积尘更加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炼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炼炉积尘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熔炼过程,需要将生铁、废钢以及各种合金材料从熔炼炉口加入炉内;在材料熔炼完毕需要将铁水倒入浇包中。由于在熔炼过程中,需要不断加料和倒出铁水,熔炼炉均为敞口以方便装料和铁水倒出。为防止熔炼烟尘弥漫,一般采用伞形积尘罩积尘,伞形积尘罩安装在熔炼炉口上方,为下部大、向上逐步变小,在最上面的小端连接烟道,熔炼炉产生的烟尘靠熔炼烟气的升力进入积尘管道,管道将烟气送到除尘系统中进行处理。
该积尘罩根据附带抽气机功率的不同,可以收集绝大部分熔炼烟气,由于投料和出铁水的需要,积尘罩离熔炼炉口有一米以上的距离,还有部分烟气会在路口散失逃逸,影响环境。
因此急需研发出一种熔炼炉积尘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炼炉积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熔炼炉积尘装置,包括:
炉盖;
回转支架;回转支架的第一端与炉盖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回转支架的第二端与熔炼炉侧壁铰接;
启顶臂;启顶臂的第一端与回转支架的第一端铰接;启顶臂的第二端与熔炼炉侧壁铰接;
油缸;油缸安装在启顶臂下方,油缸的活塞杆与启顶臂的中部铰接;
烟道;烟道布设在启顶臂内部,烟道的第一端与炉盖内部连通,烟道的第二端接入积尘处理通道。
具体地,烟道包括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第四烟道,第一烟道竖向固定安装,第一烟道的第一端与积尘处理通道连通,第二烟道横向固定安装,第一烟道的第二端与第二烟道的第一端可转动连通,第三烟道安装在启顶臂内部,第三烟道的第一端与第二烟道的第二端连通,第三烟道的第二端与第四烟道的第一端连通,第四烟道的第二端置于炉盖内,第四烟道穿过启顶臂与回转支架的铰接处、回转支架与炉盖的连接处设置。
具体地,启顶臂的第二端均通过第一连接铰与熔炼炉侧壁连接;油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二连接铰与启顶臂的中部连接;启顶臂的第一端通过第三连接铰与回转支架的第一端连接;回转支架的第二端通过第四连接铰与熔炼炉侧壁连接。
具体地,在炉盖内设置有垫层支架,耐火垫层安装在垫层支架上,炉盖盖设在熔炼炉上时,耐火垫层与熔炼炉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炉盖采用铰链机构安装在熔炼炉上,在不投料和出铁水时候,能够让炉盖最大限度与熔炼炉贴合,使得绝大部分的烟气通过烟道后被抽吸走,没有普通伞形集烟罩为满足加料需要的预留空间,使熔炼烟气不会出现弥漫时散失,积尘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中回转支架与油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第四烟道的安装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菱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菱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41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热体模组快速旋扣互换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塑料包装膜分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