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条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4649.3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6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丹和塑料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 |
代理公司: | 佛山览众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5 | 代理人: | 李惠友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金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条 生产线 | ||
一种封条生产线,包括成型模具、传送通道、机械手和收集装置;所述成型模具设于所述传送通道的一侧,所述机械手设于所述传送通道的另一侧,且所述机械手与所述传送通道连接,所述机械手的臂长大于所述传送通道的宽度,所述收集装置设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末端;所述传送通道包括遮挡板,所述遮挡板设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末端。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封条生产线由半自动化改进成全自动化,通过一条生产线实现封条的成型、取出和运输等过程的工作,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封条的生产效率,保证了封条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条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条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阶段封条的生产多为半自动化生产线,通过人工的搬运成型模具中封条到成型模具外,并且产生的封条需要生产人员手动搬运至收集装置中,过程中经常出现封条掉落和磨损的现象,极大的浪费人力物力,使得生产效率低下,同时生产出来的封条的质量也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封条生产线,解决现有封条生产线生产效率低,浪费人力物力和封条质量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封条生产线,包括成型模具、传送通道、机械手和收集装置;
所述成型模具设于所述传送通道的一侧,所述机械手设于所述传送通道的另一侧,且所述机械手与所述传送通道连接,所述机械手的臂长大于所述传送通道的宽度,所述收集装置设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末端;
所述传送通道包括遮挡板,所述遮挡板设于所述传送通道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连接件,所述上模具设于所述下模具的上方,且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均与分布于所述上模具的底部,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上模具的四个角落。
所述下模具包括第二凹槽和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均与分布于所述下模具的顶部,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下模具的四个角落;
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所述第二通孔,从而连接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
优选的,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顶盒,所述顶盒设于所述成型模具的上方,所述顶盒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顶盒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顶盒中。
优选的,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设于所述成型模具的下方,所述第二放置板设于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减震海绵,所述减震海绵设于所述收集装置的底部。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于所述传送通道的一侧,且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成型模具和所述机械手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封条生产线由半自动化改进成全自动化,通过一条生产线实现封条的成型、取出和运输等过程的工作,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封条的生产效率,保证了封条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上本实用新型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顶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丹和塑料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丹和塑料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4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温预热炉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挂牌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