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生产用防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4669.0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4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琼;王嫦;赵群芳;欧阳全胜;胡敏艺;蒋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46/10;B01D4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电极 材料 生产 防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生产用防潮装置,包括除湿机构和冷凝机构,除湿机构包括除湿箱、第一风机、支撑板、电机、传动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转杆、搅拌叶片、干燥剂和加热棒,除湿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机。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风机工作吸入空气,电机工作带动传动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带动转杆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移动,第二风机工作将初步除湿的空气吸入冷凝箱,冷凝管工作使空气中的水分液化,解决了现有的除湿机除湿机构结构单一,除湿效果很难保证,除湿机构内的干颗粒不能够充分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干燥剂颗粒在吸收一定量的水分后吸附能力下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生产用防潮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基材料做电极材料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高性能电化学储能装置的需求量大幅上升,于是很多学者都开始投入到对更卓越电极材料的开发和研究中,在这方面,石墨烯基材料吸引了大量目光,由于能提升现有设备性能,并使下一代设备更实用,石墨烯基材料被看作是前景深远的高性能电极材料。
目前生产制造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的过程中,生产车间受控环境通常在一个标准的范围内,但生产过程中需大量的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工作,他们散发出的湿气必须及时的用干燥气体予以去除,此时就需要除湿器去除空气中的湿气,制造干燥气体,现有的除湿机除湿机结构比较单一,除湿效果很难保证,虽然能够对空气进行除湿,但是除湿机构内的干燥剂颗粒不能够充分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且干燥剂颗粒在吸收一定量的水分后吸附能力下降,使得除湿机构的除湿效率下降,导致生产车间内的环境不能够快速达到生产要求,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生产用防潮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生产用防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生产用防潮装置,包括除湿机构和冷凝机构,所述除湿机构包括除湿箱、第一风机、支撑板、电机、传动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转杆、搅拌叶片、干燥剂和加热棒,所述除湿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与除湿箱的一侧连通,所述除湿箱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除湿箱的内腔设置有干燥剂,所述除湿箱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冷凝箱、第二风机、连接块、冷凝管、框体和第三风机,所述冷凝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与除湿箱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冷凝箱的顶部连通,所述冷凝箱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箱远离除湿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腔设置有第三风机,所述第三风机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与冷凝箱的一侧连通。
优选的,所述除湿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靠近除湿箱的一侧与除湿箱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除湿箱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框,所述导向框的底部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远离导向框的一端连通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冷凝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一侧与除湿箱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凝箱的远离除湿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净化盒,所述净化盒的底部与第三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净化盒的内腔设置有除尘板,所述净化盒远离冷凝箱的一侧开设有排风口。
优选的,所述净化盒的后表面开设有更换门,所述更换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4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周转可调距的抱箍
- 下一篇:一种配合螺旋上料管的移动混料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