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合螺旋上料管的移动混料罐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4675.6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4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苗振明;张坤然;张琳;董映馨;高天祥;乔成;白学禄;黄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制药集团动物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B01F1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螺旋 上料管 移动 混料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合螺旋上料管的移动混料罐,包括混料罐本体和设置于混料罐本体下端的出料口,所述混料罐本体的下端成倒锥形结构且出料口设置于倒锥形的端部,所述混料罐本体下方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垂直设置于混料罐本体四个角的四个支撑杆,两两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与支撑杆之间均固定设置有L型的固定杆,所述横梁的中间均固定设置有定位螺旋上料管位置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上端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尺寸小于螺旋上料管直径、下端尺寸大于螺旋上料管直径,所述固定杆的下方均设置有移动轮,本实用新型使混料罐的出料口和螺旋上料机的进料口配合连接,使得生产可以顺利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领域,尤其是一种配合螺旋上料管的移动混料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混料罐出料口距离地面的高度太高,而且混料罐的支撑都是围着的,不能和螺旋上料管达到良好的配合,使混料罐的出料口不能和螺旋上料机的进料口配合连接,无法正常的上料,操作起来非常繁琐,需要先从混料罐倒到另一个混料罐,然后才能进螺旋上料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合螺旋上料管的移动混料罐,使混料罐的出料口和螺旋上料机的进料口配合连接,使得生产可以顺利的进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合螺旋上料管的移动混料罐,包括混料罐本体和设置于混料罐本体下端的出料口,所述混料罐本体的下端成倒锥形结构且出料口设置于倒锥形的端部,所述混料罐本体下方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垂直设置于混料罐本体四个角的四个支撑杆,两两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与支撑杆之间均固定设置有L型的固定杆,所述横梁的中间均固定设置有定位螺旋上料管位置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上端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尺寸小于螺旋上料管直径、下端尺寸大于螺旋上料管直径,所述固定杆的下方均设置有移动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轮采用带刹车的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料口距离地面的高度取值范围为300-400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梁距离地面的高度取值范围为200-22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的混料罐配合螺栓上料机使用,将混料罐的出料口高度降低,使混料罐的出料口和螺旋上料机的进料口配合连接,料剂能够无尘进入螺旋上料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上料过程中料剂的污染问题;
2、本实用新型将支撑结构进行改进,其中横梁距离地面的高度取值范围为200-220mm,使混料罐和螺旋上料管能够配合,通过定位杆将螺旋上料管进行定位固定,使得混料罐的出料口和螺旋上料机的进料口配合良好,使得生产可以顺利的进行;
3、本实用新型移动轮采用带刹车的万向轮,由于混料罐前后左右的结构均一样,所以移动轮只要将混料罐移动到螺旋上料机的进料口后将混料罐固定住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
其中,1、混料罐本体,2、出料口,3、移动轮,4、支撑杆,5、横梁,6、固定杆,7、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制药集团动物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北制药集团动物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4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生产用防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胶辊生产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