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墙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4706.8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2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吴杰;黄炜元;邓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墙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震墙体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由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柱、顶梁和底梁围合而成;减震墙板,所述减震墙板设置于所述框架内;连接件,在所述减震墙板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套设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框架柱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墙体结构,通过将减震墙板作为结构构件设置于框架内,并通过连接件和抵挡件的配合将减震墙板限制在框架内,避免减震墙板受拉破坏及平面外倒塌,连接件和框架柱间隔设置,能够为框架的侧移变形提供一定的空间,避免直接挤压减震墙板,可有效降低减震墙板对框架的附加刚度和约束效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框架结构式的减震墙的设计中通常将填充墙处理为非结构构件,不考虑填充墙对主体结构的附加刚度和约束效应,然而,大量试验表明地震作用下,填充墙和框架梁、柱是一个共同受力体系,填充墙的损伤和倒塌将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目前的减震墙的结构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减震墙体结构,以改进现有的减震墙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墙体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由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柱、顶梁和底梁围合而成;减震墙板,所述减震墙板设置于所述框架内;连接件,在所述减震墙板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套设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框架柱间隔设置;抵挡件,所述抵挡件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柱上,所述抵挡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连接件延伸并嵌设于所述连接件内。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框架柱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缓冲材料。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隔板和垂直设置于所述隔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隔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在所述隔板的左侧围合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隔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在所述隔板的右侧围合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减震墙板套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抵挡件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抵挡件和所述隔板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H型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所述抵挡件包括安装块、销轴和销球,所述安装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柱上,所述销轴的一端和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销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销球并伸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销球和所述隔板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端的槽口处。
可选地,所述减震墙板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震墙板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叠加。
可选地,所述减震墙板和所述底梁之间和多个所述减震墙之间均设置有减震层。
可选地,所述减震层的厚度和所述盖板的厚度相等。
可选地,所述减震层为SBS卷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减震墙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墙体结构,通过将减震墙板作为结构构件设置于框架内,并通过连接件和抵挡件的配合将减震墙板限制在框架内,避免减震墙板受拉破坏及平面外倒塌,连接件和框架柱间隔设置,能够为框架的侧移变形提供一定的空间,避免直接挤压减震墙板,可有效降低减震墙板对框架的附加刚度和约束效应,并可提供一定的附加阻尼耗散地震能量,降低结构的地震动响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减震墙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减震墙体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减震墙体结构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减震墙体结构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47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施工划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用开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