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原子吸收池的高纯金属铷的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9695.2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0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马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尖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G01N1/28;G01N1/44;G01N21/01;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9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原子 吸收 高纯 金属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原子吸收池的高纯金属铷的制备装置,属于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制备装置,所述制备装置的左右两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相互靠近的一面与安装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制备装置的上表面与伺服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该用于原子吸收池的高纯金属铷的制备装置,通过设置有齿轮框、行星齿轮和行星齿轮上板,通过第一转轴带动中心齿轮旋转,在三个行星齿轮的作用下使齿轮框与中心齿轮反向旋转,由于齿轮框的底端与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使第一搅拌桨与下方的第二搅拌桨旋转方向不同,提高叠氮化钡和硫酸铷溶液的混合效率,从而使叠氮化钡和硫酸铷溶液充分反应,防止化学药品造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原子吸收池的高纯金属铷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热分解法是制取少量高纯金属铷的一种方法。用叠氮化钡和硫酸铷溶液进行反应而制得叠氮化铷。叠氮化铷性质稳定,加热时容易离解,在583K温度左右分解放出氮。将叠氮化铷在10Pa真空压力约773K温度下进行热分解,即可得到不含气体的光谱纯金属铷,传统的用于原子吸收池的高纯金属铷的制备装置的搅拌方式为同向搅拌,从而导致叠氮化钡和硫酸铷溶液的混合效率降低,从而可能会导致叠氮化钡和硫酸铷溶液的反应不充分,对化学药品造成浪费,由于制备装置的混合效率较低,传统的用于原子吸收池的高纯金属铷的制备装置在利用叠氮化钡和硫酸铷溶液进行反应时,由于叠氮化钡为固体会沉淀在制备装置的底部,导致处于制备装置内部上方的硫酸铷溶液无法快速的与底部的叠氮化钡进行反应,从而降低了该制备装置对高纯金属铷的制备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原子吸收池的高纯金属铷的制备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用于原子吸收池的高纯金属铷的制备装置的搅拌方式为同向搅拌,从而导致叠氮化钡和硫酸铷溶液的混合效率降低,从而可能会导致叠氮化钡和硫酸铷溶液的反应不充分,对化学药品造成浪费,由于制备装置的混合效率较低,传统的用于原子吸收池的高纯金属铷的制备装置在利用叠氮化钡和硫酸铷溶液进行反应时,由于叠氮化钡为固体会沉淀在制备装置的底部,导致处于制备装置内部上方的硫酸铷溶液无法快速的与底部的叠氮化钡进行反应,从而降低了该制备装置对高纯金属铷的制备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原子吸收池的高纯金属铷的制备装置,包括制备装置,所述制备装置的左右两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相互靠近的一面与安装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制备装置的上表面与伺服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卡接在制备装置上表面的轴承与第一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与两个第一搅拌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的下方通过轴承与行星齿轮上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上板的外表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制备装置的内壁,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与中心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行星齿轮上板的内壁通过轴承与齿轮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齿轮框的内壁与中心齿轮的外表面之间啮合有三个行星齿轮,所述中心齿轮的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齿轮框内壁的下表面,所述行星齿轮的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齿轮框的上表面,所述行星齿轮上板的下表面与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制备装置内壁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与三个第二搅拌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穿过卡接在制备装置内壁下表面的轴承与齿轮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齿轮箱的下表面与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穿过卡接在齿轮箱上表面的轴承与第一锥形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齿轮箱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两个第三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穿过卡接在齿轮箱左右两侧面的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两个第二锥形齿轮的外表面与同一个第一锥形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尖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尖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9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施工用块料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